旁觀者的想象:新媒體的輿論場解析
本文關(guān)鍵詞: 新媒體 輿論 輿論場 網(wǎng)絡(luò)輿論 想象 規(guī)則 出處:《當(dāng)代傳播》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新媒體輿論是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根據(jù)信息文本進行想象活動而產(chǎn)生的。它發(fā)生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載體空間,存在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情感心理變化所延展出的想象空間。人們從載體空間到想象空間的活動形成新媒體的輿論場,即輿論平臺上的各類身份通過文本互相連通時,在對自我和他者角色的想象中產(chǎn)生新的文本,如此反復(fù)形成電子文本與人們頭腦中的整個意義和形象系統(tǒng)。在實現(xiàn)輿論場的想象機制中,人們具有一種旁觀者角色的自我想象,把現(xiàn)實社會結(jié)構(gòu)作為參照物,相關(guān)法規(guī)制度對其有一定的制約力。
[Abstract]:New media public opinion is generated by people's imagination on the Internet according to the text of information. It occurs in the spac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carrier. People's activities from carrier space to imagination space form the public opinion field of new media, that is, when all kinds of identities on the public opinion platform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text, New texts are produced in the imagination of the self and the role of the other, so that the electronic text and the whole meaning and image system in people's minds are repeatedly formed. In the imagination mechanism of realizing the field of public opinion, people have a kind of self-imagin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bystander. Take the realistic social structure as the reference material, the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has the certain restriction to it.
【作者單位】: 西安工程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院;
【分類號】:G20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九洲;付金華;;以媒體為支點的三個輿論場整合探討[J];新聞界;2007年01期
2 羅小紅;;論微博客在網(wǎng)絡(luò)輿論場形成過程中的作用[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1年01期
3 官建文;;積極推進政務(wù)微博 打通“兩個輿論場”[J];新聞與寫作;2012年02期
4 劉海龍;;對微博輿論場的四個誤讀[J];人民論壇;2012年06期
5 段二平;;政務(wù)微博,架起兩個“輿論場”溝通的橋梁[J];中國地市報人;2012年04期
6 童兵;;官方民間輿論場異同剖析[J];人民論壇;2012年13期
7 褚亞玲;李國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新媒體輿論場的獨特效應(yīng)[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02期
8 林牧;顧萱;;微博輿論場中的民粹主義與精英主義[J];青年記者;2012年17期
9 王國華;肖林;汪娟;周海燈;;論輿論場及其分化問題[J];情報雜志;2012年08期
10 毛慧敏;;打通“官方”和“民間”輿論場的必要性[J];中國傳媒科技;2012年1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框架理論視野下的微博輿論場要素——基于“小悅悅事件”的實證研究[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xué)科研究生學(xué)術(shù)論壇獲獎?wù)撐腫C];2012年
2 趙偉;;悲喜交加的微博輿論場——一種綜述的視角[A];中國傳媒大學(xué)第六屆全國新聞學(xué)與傳播學(xué)博士生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夢寒;打通兩大輿論場的思考[N];甘肅日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趙新樂;兩大輿論場:融合中推進社會進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3 記者 趙新樂 晉雅芬;媒體微博促兩個輿論場良性互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年
4 兵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瀚林;話說兩個輿論場[N];兵團日報(漢);2013年
5 蔡曉輝;“郭美美”之后,,輿論場該有怎樣的理性[N];河北日報;2014年
6 劉桂茂 趙一兵;輿論引導(dǎo)能力: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方面[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7 人民網(wǎng)輿情監(jiān)測室;打通“兩個輿論場”[N];東方早報;2011年
8 四川省綿陽市委宣傳部 楊維兵;打通主流與民間兩個“輿論場”[N];人民法院報;2011年
9 毛曉剛;輿論場不能讓人真假莫辨[N];北京日報;2011年
10 西南大學(xué)政治與公共管理學(xué)院 江志斌;構(gòu)建優(yōu)良縣域輿論場[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樊瑾瑜;“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的錯位發(fā)展及傳播互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4年
2 劉瀚榆;打通兩個輿論場—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的實證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解婷婷;危機傳播中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的博弈[D];安徽大學(xué);2016年
4 要笑塵;網(wǎng)絡(luò)輿論場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yīng)[D];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2016年
5 鄭斯婧;重大突發(fā)事件中官方意見場與民間意見場互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6年
6 張朔;主流媒體官方微博在新型輿論場中的作用[D];黑龍江大學(xué);2016年
7 曾麗花;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博弈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6年
8 孫芳令;突發(fā)事件中移動輿論場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5年
9 高敏;微博輿論場中謠言的應(yīng)對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學(xué)院;2016年
10 劉聰歌;網(wǎng)絡(luò)社群傳播下的兩個輿論場:沖突化解與共識重建[D];鄭州大學(xué);2017年
本文編號:15054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50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