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時代公共領域的悖論——公共人格的衰落與技術空間的勃興
本文關鍵詞:社交媒體時代公共領域的悖論——公共人格的衰落與技術空間的勃興 出處:《當代傳播》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社交媒體 公共領域 公共人格 自戀主義 親密關系
【摘要】:媒介技術的蓬勃發(fā)展為公共領域的構建提供了諸多可能性,人自身的交流意愿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借用社會學中公共人格的概念,分析了19世紀以來世俗化、工業(yè)化和城市化使得人們退縮到私人領域,追求自我感覺和親密關系,從而導致的公共人格的衰落。本文認為,社交媒體的發(fā)展更是助長了這一趨勢。當下,公共體驗、社會行動的減少,自戀主義的泛濫以及網(wǎng)絡群體內(nèi)部的親密專制,都在加速公共人格的衰落進程。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provide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mong which the communication will of people themselv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This paper borrows the concept of public personality in soci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cline of public personality caused by secular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ince 19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dia is fuelling this trend. Nowadays, the public experience, the decline of social action, the flood of narcissism and the intimate autocracy within the network are all accelerating the decline of public personality.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G206
【正文快照】: 一、從人格到公共人格人格是個體一系列鮮明的品質特征,包括認知、行為和情感三個部分,是特殊的思想、感覺和自我關照的模式。認知層面主要指思想、知識水平、知覺和記憶等。行為層面主要是技能、天賦和能力水平;情感層面主要指感覺和感情。(1)人格是由社會和文化共同塑造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社交媒體十大趨勢[J];現(xiàn)代營銷(經(jīng)營版);2009年05期
2 ;怎樣看待社交媒體[J];中國經(jīng)濟和信息化;2011年12期
3 馬爾科姆;;被高估的社交媒體[J];當代傳播;2011年03期
4 ;未來社交媒體10大趨勢[J];中國傳媒科技;2011年07期
5 啟程;;社交媒體之“濕”與社會之痛[J];檢察風云;2011年17期
6 曹博林;;社交媒體:概念、發(fā)展歷程、特征與未來——兼談當下對社交媒體認識的模糊之處[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7 ;國外媒體對記者使用社交媒體的規(guī)定[J];新聞記者;2011年12期
8 馬小娟;;論社交媒體對公民政治參與的影響[J];中國出版;2011年24期
9 馮巖;;人文城市發(fā)展中的社交媒體管理[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2年03期
10 文衛(wèi)華;劉嘉麗;王雅萱;;試析社交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運用與邊界[J];中國報業(yè);201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袁靖華;;微博的理想與現(xiàn)實——兼論社交媒體建構公共空間的三大困擾因素[A];數(shù)字未來與媒介社會2[C];2010年
2 洪婧茹;;社交媒體與上海大學生的環(huán)保參與:從線上關注到線下行動[A];中華新聞傳播學術聯(lián)盟第六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3 王斌;鄭滿寧;;扭轉“逆差”:社交媒體時代國人形象傳播機制及策略[A];新聞學論集(第30輯)[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曉平;社交媒體重構商業(yè)?[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2 陳曉平;社交媒體的“葫蘆論”[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3 肖明超(新生代市場監(jiān)測機構副總經(jīng)理);社交媒體引發(fā)營銷裂變[N];中國圖書商報;2011年
4 文化學者 常江;社交媒體的“情緒化”[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5 洪琳;2012年全球社交媒體收入將達到169億美元[N];人民郵電;2012年
6 本報首席記者 王磊;社交媒體權力不能“無需負責”[N];文匯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朱寶琛;利用社交媒體實施違法行為將被嚴懲[N];證券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林火燦;社交媒體悄然改變商業(yè)模式[N];經(jīng)濟日報;2013年
9 賀勵;社交媒體,媒體服務企業(yè)的下一個機會嗎?[N];計算機世界;2013年
10 本報記者 王磊;社交媒體將成精確營銷“超市”[N];文匯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丹尼爾;社交媒體在企業(yè)傳播中的使用:可口可樂中國和可口可樂加納案例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蒙;網(wǎng)絡社交媒體關系網(wǎng)絡與品牌傳播[D];遼寧大學;2013年
2 徐蕾;政務社交媒體用戶使用意愿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3 鞏麗;社交媒體對電視節(jié)目受眾觀看行為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鄒姝玉;社交媒體自我表達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任雁;“文化遷徙”背景下中國留學社交媒體使用的“兩棲”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6 李威;新聞的社交化傳播[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7 卜潔;社交媒體時代保險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5年
8 李潔;國內(nèi)不同社交媒體間的市場競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孫龍;大學生應用社交媒體的公民責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10 侯洋;社交媒體的傳播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92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39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