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世界之新潮,發(fā)皇吾儕之美質——讀戈公振《世界報業(yè)考察記》
本文關鍵詞:迎合世界之新潮,發(fā)皇吾儕之美質——讀戈公振《世界報業(yè)考察記》 出處:《新聞記者》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戈公振 造化弄人 中國報學史 紐約時報 際會風云 新聞學 有定 歷史敘述 民報 背景材料
【摘要】:正1932年1月底的一個夜晚,日軍轟炸上海,留待商務印書館付印出版的戈公振先生之《世界報業(yè)考察記》,恰遭此劫難而化為灰燼,讓人惋惜不已。本以為自此已無再見之可能,詎不料今天重現(xiàn)于天日,且仍由商務印書館執(zhí)其事畢其功。驚喜之余,不禁為造化弄人,緣分有定而感嘆。戈公振的這次出訪,起程于1927年初,回國則是1928年11月,書稿所記正是他途程中走訪英國《泰晤士報》和美國《紐約時報》之所見所得。書稿自序中云,"居國外二載,就見聞所及,剱材纂富","今將途中已編成之世界報業(yè)考察記一部分,
[Abstract]:One night at the end of January 1932, Japanese troops bombed Shanghai and left it for the commercial press to print and publish Mr. Ge Gongzhen's World Journalism. It was a pity. I thought there was no chance of seeing each other since then, only to be able to see it again today, and it was still done by the business press. When I was surprised, I couldn't help being fooled by fate. Ge Gongzhen's visit began on early 1927 and returned to China on November 1928. The manuscript is exactly what he saw when he visited the Times and the New York Ti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art of the World newspaper Survey, which has been compiled on the wa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分類號】:G219.1
【正文快照】: 1932年1月底的一個夜晚,日軍轟炸上海,留待商務印書館付印出版的戈公振先生之《世界報業(yè)考察記》,恰遭此劫難而化為灰燼,讓人惋惜不已。本以為自此已無再見之可能,詎不料今天重現(xiàn)于天日,且仍由商務印書館執(zhí)其事畢其功。驚喜之余,不禁為造化弄人,緣分有定而感嘆。戈公振的這次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黃旦;;新報刊(媒介)史書寫:范式的變更[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黃旦;;迎合世界之新潮,發(fā)皇吾儕之美質——讀戈公振《世界報業(yè)考察記》[J];新聞記者;2017年07期
2 石更新;;新聞史研究與寫作的路徑思考[J];出版廣角;2017年08期
3 陳虹;潘玉;;中國特色輿論史研究范式的新探索[J];新聞記者;2017年02期
4 陳衛(wèi)星;黃華;;2014-2016年中國的傳播思想史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7年01期
5 張濤甫;王智麗;;新聞學的創(chuàng)新與重建——基于2015年中國新聞學研究的考察[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6 張曉鋒;程河清;周航屹;;分流與轉型:新聞傳播學科2015年度學術會議綜述[J];新聞與寫作;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黃旦;;“報紙”的迷思——功能主義路徑中的中國報刊史書寫之反思[J];新聞大學;2012年02期
2 吳文虎;;本體迷失和邊緣越位——試論中國新聞史研究的誤區(qū)[J];新聞大學;2007年01期
3 丁淦林;;中國新聞史研究需要創(chuàng)新——從1956年的教學大綱草稿說起[J];新聞大學;2007年01期
4 廖蓋隆;;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旗幟 辦好無產(chǎn)階級的新聞事業(yè)——紀念列寧誕生九十周年[J];新聞戰(zhàn)線;1960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辛彬;;戈公振舌戰(zhàn)張伯倫[J];新聞記者;1985年10期
2 陳學昭;;紀念尊敬的長者戈公振先生[J];新聞研究資料;1986年01期
3 張承凱;孫臺生;;戈公振收集圖書、報刊、資料成就初探[J];新世紀圖書館;2008年06期
4 蔡斐;;戈公振自由主義思想剖析[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黃春平;;漢代邸報問題辨析——兼論戈公振的“邸報說”[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年04期
6 康虞;;戈公振新聞教育思想探源[J];新聞愛好者;2009年15期
7 蔡斐;陳玲霖;;戈公振新聞法制思想探析[J];青年記者;2009年36期
8 蔣忠波;;論戈公振的新聞編輯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J];編輯之友;2010年03期
9 齊輝;;民國初年中國報人對世界報業(yè)的認知與思考——以戈公振世界報業(yè)考察活動為中心探討[J];國際新聞界;2011年10期
10 趙愉;;戈公振生前藏書整理就緒[J];新聞戰(zhàn)線;1958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周婧 楊虎;戈公振:報學開山人 業(yè)內(nèi)愛國士[N];中華新聞報;2005年
2 李彬;歷史是新聞的定稿[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3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蔡斐;開創(chuàng)中國新聞學學科體系[N];中華新聞報;2008年
4 湯耀國;“奔向自由的土地”[N];中華新聞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佳賀;戈公振新聞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2 劉敏;戈公振與報紙“圖畫周刊”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3 馮舒;戈公振新聞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58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35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