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網(wǎng)絡(luò)評論的中國國家形象呈現(xiàn)
本文關(guān)鍵詞:2015年《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網(wǎng)絡(luò)評論的中國國家形象呈現(xiàn) 出處:《重慶大學(xué)》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印度時報》 網(wǎng)絡(luò)評論 中國形象 情感傾向 話語分析
【摘要】:以往學(xué)界對外媒體研究主要局限于英美兩國的主流媒體,對其他國家的媒體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媒體研究極少,少數(shù)學(xué)者對印度媒體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報道分析為主,缺乏對印度媒體受眾認知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中印兩國關(guān)系合作與沖突的大背景下,研究印度網(wǎng)民是如何在這些影響下建構(gòu)中國形象就顯得尤為緊迫。本文結(jié)合文本分析、話語分析和情感分析的一些方法來研究《印度時報》網(wǎng)站2015年涉華報道下的網(wǎng)絡(luò)評論。通過對《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網(wǎng)絡(luò)評論的態(tài)度和話語的分析,來總結(jié)其文本中所構(gòu)建的中國形象,并對網(wǎng)絡(luò)評論中國國家形象的構(gòu)建進行解讀!队《葧r報》成立于1838年,目前是印度和世界范圍內(nèi)發(fā)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本文共收集2015年涉華報道457篇,網(wǎng)絡(luò)評論樣本共1026條!队《葧r報》網(wǎng)站涉華報道對政治議題負面報道偏多,在其他議題較往年顯得則客觀許多,這與雙邊關(guān)系發(fā)展和歷史遺留問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網(wǎng)絡(luò)評論情感傾向大致與涉華報道傾向相同,政治議題下的負面情感占比多于涉華報道情感占比,但在霧霾、二胎政策等具體事件上與《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的傾向有著截然不同的傾向!队《葧r報》涉華報道下的網(wǎng)絡(luò)評論對中國形象的建構(gòu)具有“兩面性”,一個是“先進的中國”,一個“衰退的中國”,如果僅對中國現(xiàn)有基礎(chǔ)建設(shè)與科技發(fā)展進行考察,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先進、美麗的國家,是印度學(xué)習(xí)的榜樣;如果考察到環(huán)境問題與發(fā)展前景,關(guān)于中國發(fā)展速度放緩與環(huán)境污染的大量報道讓網(wǎng)絡(luò)評論強化中國是一個“衰退中”、“污染嚴重”的國家。
[Abstract]:The mainstream media in the past academic research mainly confined to foreign media in Britain, on the media in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edia research is few, the research to the India media a few scholars, basically is to report to the India media analysis, the lack of audience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in the background of Sino Indian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the conflict, India netizen is how to construct Chinese image under these influence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Based on text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entiment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some of the "India times" website on 2015 reports under the network comm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dia times" reports on China Network comment attitude and discourse, to summar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image in the text, and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review Chinese interpretation. The India times, founded in 1838,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English newspaper in India and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reports about China in 2015 457, a total of 1026 samples of the network comments. "The India times" website reports too many negative reports on political issues, on other issues than in previous years is the number,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historical issues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India times" reports sentiment tendency and the reporting tendency roughly same, negative emotions under the political issu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the proportion of emotional reports, but in the haze, two-child policy and other specific event with the "India times" reports tend to have quite different tendency. "The India times" reports under the network Chinese com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has two sides, one is the "advanced Chinese", a "recession Chinese", if only to inspect China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find that this is an advanced, beautiful country, is India an example; if to stud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hinese about slowing down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 large number of reports to strengthen Chinese network review is a "recession" and "serious pollution" of the country.
【學(xué)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建平;立足競爭——印度報業(yè)管窺[J];新聞與寫作;2001年08期
2 趙瑞琦;;《印度時報》的發(fā)展與國際傳播特點[J];中國記者;2012年06期
3 尹錫南;;2011年來印度英文媒體對華報道的基本動向[J];南亞研究季刊;2012年03期
4 周宏剛;;地緣政治的幻象:《印度時報》對中國的報道[J];對外傳播;2013年10期
5 齋藤吉史 ,尹韻公;印度新聞事業(yè)概況[J];國際新聞界;1989年02期
6 ;趣聞[J];報林;2011年11期
7 田冰;印巴言和:新現(xiàn)實主義的橄欖枝[J];新聞周刊;2004年03期
8 唐璐;;中印媒體在消除彼此誤讀中的責(zé)任[J];對外傳播;2010年05期
9 呂理哲;;向老師問路(二十一)[J];今日印刷;2006年06期
10 陳中原;;2009年世界日報發(fā)行量前100名排行榜[J];新聞記者;2009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溫凱;;以發(fā)展的眼光看珠心算在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與發(fā)展[A];中國珠算心算協(xié)會學(xué)術(shù)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郭西山;印巴談判無果竟埋怨中國[N];國防時報;2011年
2 ;印客機悶死兩條狗消費者法庭判賠償[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3 廖政軍;菲印對中越聲明反應(yīng)復(fù)雜[N];國防時報;2011年
4 本報駐印度記者 任彥;巴印 跨國婚介促睦鄰[N];人民日報;2005年
5 本報駐美國記者 溫憲 馬小寧 管克江 駐俄羅斯記者 張光政 駐加拿大記者 李文政 駐墨西哥記者 王新萍 駐西班牙記者 張金江 駐比利時記者 李永群 駐印度記者 廖政軍 王磊 駐泰國記者 孫廣勇 駐越南記者 劉剛 駐蒙古國記者 霍文 駐尼日利亞記者 殷淼 駐南非記者 裴廣江 駐聯(lián)合國記者 吳云 本報記者 雷達;“中國印象”是這樣形成的[N];人民日報;2010年
6 徐友漁;理性面對災(zāi)難[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5年
7 ;美關(guān)注并祝福我“神舟”五號[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冼曉露;2014年《印度時報》網(wǎng)絡(luò)版中國國家形象建構(gòu)研究[D];廣西大學(xué);2015年
2 劉曉宇;《印度時報》英語時政新聞漢譯的翻譯報告[D];燕山大學(xué);2015年
3 孫渭;印度主流門戶網(wǎng)站的中國經(jīng)濟報道話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6年
4 傅小龍;2015年《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網(wǎng)絡(luò)評論的中國國家形象呈現(xiàn)[D];重慶大學(xué);2016年
5 鄭闖;鏡像與他者:《印度時報》涉華報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6 孫曉;印度主流英文媒體對中國形象的塑造[D];四川省社會科學(xué)院;2013年
,本文編號:1342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34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