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與觀照:“90后”大學生網民群體的政治認同構建——基于北京市9所高校的大學生問卷調查
本文關鍵詞:鏡像與觀照:“90后”大學生網民群體的政治認同構建——基于北京市9所高校的大學生問卷調查 出處:《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大眾傳媒的有效傳播來增強社會公眾的政治認同和凝聚力,成為穩(wěn)固執(zhí)政合法性資源的重要途徑和視角。本文從分析社會轉型期政治認同構建的動因切入,通過對北京市9所高校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重點對基于媒介環(huán)境的"90后"大學生網民群體政治認同現狀進行分析。最后,立足社會記憶生產的研究視角,嘗試提出"90后"大學生網民群體的政治認同構建路徑。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新聞學院;
【基金】:中國政法大學校級青年科學研究項目“新媒體視域下網民政治認同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引導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6ZFQ86001]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206;G641
【正文快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2015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了“五個認同”的論述,即要“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睆囊欢ㄒ饬x上說,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通過大眾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國峰;李敏;;大學生政治認同趨向的放射與歸一要素解析[J];保山師專學報;2009年06期
2 齊鑫;張慧平;;影響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因素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年04期
3 孫靜;;大學生政治認同探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4 陳英濤;陳巧玲;李文;李曉丹;;新時期大學生政治認同現狀調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陳英濤;李曉丹;李文;陳巧玲;;論政治認同中理性的局限及非理性的作用——以大學生政治認同為例[J];東南學術;2012年01期
6 姜孟升;;當前大學生政治認同影響因素解讀[J];法制與社會;2012年18期
7 盧屏;;當代大學生政治認同調查——以廣東省13所高校為例[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8 平先鋒;陳凡;;增強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3年07期
9 顧曉英;當代大學生的政治認同現狀分析[J];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張愛芳;當代大學生的政治認同分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5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陳春燕 戴玉;提高大學生政治認同的新途徑[N];吉林日報;2010年
2 記者 姚學文;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 力戒形式主義[N];湖南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貝貝;當代大學生政治認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韓曉峰;大學生政治認同狀態(tài)模型理論構建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元修成;我國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于佳;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培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2 趙迪;大學生政治認同的現狀及培育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3 雷叢叢;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政治認同的變遷及經驗啟示[D];鄭州大學;2016年
4 楊莞吉;北京市大學生政治認同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5 王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大學生政治認同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6 魏菊枝;強化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微媒體路徑探析[D];湖南大學;2016年
7 吳廣浩;民辦高校大學生政治認同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廣州大學;2016年
8 張瑩;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自組織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9 劉學;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政治認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10 張U,
本文編號:1328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32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