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日新聞》體育報道研究(1927-1937)
本文關(guān)鍵詞:《上海日日新聞》體育報道研究(1927-1937) 出處:《上海體育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民國 《上海日日新聞》 體育報道 在滬日本人
【摘要】:《上海日日新聞》創(chuàng)刊于1914年,至1937年9月停刊,與《上海日報》、《上海每日新聞》是民國時期在滬日本人創(chuàng)辦的最大的三份報紙。初期,《上海日日新聞》為全日文報刊,后來還發(fā)行有華文報紙和英文報紙。《上海日日新聞》無論在版面布局,還是刊載內(nèi)容上都已經(jīng)非常成熟,每期有8-12版不等,每一版都有固定的刊載內(nèi)容。在固定刊載體育報道的版面中,不僅刊載有體育比賽的報道,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遠東運動會等國際大型比賽,也會有日本的學校棒球比賽、在滬日本人之間的比賽等,日本傳統(tǒng)的劍道、相撲等的相關(guān)報道;除此之外,還刊載與體育相關(guān)的健身、娛樂、奇聞等的報道。報道范圍非常之廣,是一份非常有研究價值的報刊。本文以《上海日日新聞》中刊載的體育報道和與體育相關(guān)的廣告等為研究對象,搜集整理了從1927年到1937年共11年的文本。由于史料的缺失嚴重,本文并沒有整理到這11年間全部的資料。從數(shù)量上分析,在所有可查的1176篇報道中,賽事報道達到896篇,可以見得,賽事報道已經(jīng)成為體育報道的重心。在滬社會體育報道篇數(shù)達到498篇,是所有報道數(shù)量的42.3%,幾乎占據(jù)半壁江山。在日本本土的體育報道一共271篇,占總報道數(shù)量的23%!渡虾H杖招侣劇芬匀瘴陌鏋橹,報道以在滬社會體育和在日體育為主,可見,閱讀的主體人群是在滬的日本人和少量懂日語的外國人。其次,體育報道已經(jīng)比較成熟,有比較完整的體系和固定的版面,一般在整版報紙的第5版或者第7版。體育報道在體裁上主要是消息和評論,還有一部分單純的圖片報道。其中,圖片報道所占比例最少,消息主要是對比賽結(jié)果的簡單報道,評論是對參賽隊伍、比賽經(jīng)過、運動員情況等的詳細介紹。報道話題的選擇上,主要以體育比賽為主。從賽事項目來分,主要是棒球,其次為網(wǎng)球,對日本的傳統(tǒng)項目,例如劍道、武士道等的也會報道。從筆者對民國時期在滬日本人所創(chuàng)報刊的研究情況的梳理來看,學界目前對在滬日本人的生活方面研究較多,對報刊的研究依然存在欠缺。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除了人們存在民族意識形態(tài)方面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在滬日本人所創(chuàng)報刊的現(xiàn)存情況非常嚴峻,F(xiàn)存于上海市徐家匯藏書樓的《上海日日新聞》珍本破損非常嚴重,且沒有電子版本。再者,這份報紙為日文報紙,需要研究者具備一定的日語基礎(chǔ),這也是這份報紙得不到重視的一個原因。而在《上海日日新聞》中還有很多值得學者研究的內(nèi)容。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份報紙可以得到學界更多的關(guān)注。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219.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呂曉東;;日日新的一課[J];編輯之友;2011年07期
2 楊子才;;立足地方 辦出特色——日本《熊本日日新聞》訪問記[J];中國記者;1987年11期
3 黃健中;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參加十六大有感[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年12期
4 呂志海;歪勁扭正[J];新聞采編;1998年06期
5 鄒高中;;總編輯要善于抓“點子”[J];新聞大學;1989年04期
6 范榮康;;新角度 新材料 新語言——《刻意求新》續(xù)篇[J];新聞戰(zhàn)線;1985年07期
7 段新勇;;學習,從今天開始[J];青年記者;2009年15期
8 范榮康;;新角度 新材料 新語言——《刻意求新》續(xù)篇[J];新聞戰(zhàn)線;1985年07期
9 ;慶!独夏耆恕冯s志創(chuàng)辦10周年詩詞書畫[J];老年人;1996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玉香;;高新技術(shù)在北京文化領(lǐng)域的運用[A];文化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雙輪驅(qū)動”戰(zhàn)略——2012北京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lián)席會議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李蓼源;;七律 黨慶獻辭[A];勝利旗幟 光輝歷程——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80周年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謙 劉飛;既解渴又好喝 宣教培訓日日新[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4年
2 杜繼文;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N];人民日報;2008年
3 曾憲利 陳世明 記者 袁東來;沿江好景日日新[N];九江日報;2012年
4 王芝蓮;城鄉(xiāng)面貌日日新[N];甘南日報(漢文版);2013年
5 本報記者 高超;民生景象日日新[N];延邊日報(漢);2013年
6 本報記者 孫娟 裴其娟 武建玲;看綠城 城鄉(xiāng)處處美 贊鄭州 面貌日日新[N];鄭州日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張雷 龍群;沿江開發(fā)勢頭猛 城市面貌日日新[N];九江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辛向東;城市面貌日日新[N];大理日報(漢);2012年
9 李燕;草原小城日日新[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0年
10 ;便民措施出效能 窗口氣象日日新[N];紹興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莉莉;《上海日日新聞》體育報道研究(1927-1937)[D];上海體育學院;2017年
,本文編號:1321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32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