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需要視角下的超鏈接研究
本文關鍵詞:個性化需要視角下的超鏈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超鏈接 個性化需要 文本組織 文本閱讀 信息服務
【摘要】:超鏈接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重要信息組織技術,目前已滲透到網(wǎng)絡的方方面面,對網(wǎng)絡信息生態(tài)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進入WEB2.0時代,注重用戶交互,強調用戶個性化需求已成為網(wǎng)絡發(fā)展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尋求新的發(fā)展突破,超鏈接技術能否與個性化需要這一新的網(wǎng)絡精神相契合,這是本文的核心問題所在。本文從超鏈接定義出發(fā),將其界定為既是一種文本組織技術,又代表了信息節(jié)點之間的不同關系。在這樣的邏輯前提下,本文分三個部分論述了超鏈接與用戶個性化需要的關系。由超鏈接文本的組織與設計觀之,超鏈接技術通過文本布局的設計、文本內容的建構、文本形式的創(chuàng)新滿足用戶個性化的信息使用需求。由超鏈接文本的閱讀觀之,以超鏈接技術為核心的文本,通過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閱讀內容、多向度的閱讀路徑、多樣化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個性,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由超鏈接服務的設計觀之,本文選取超鏈接推薦服務和以超鏈接技術為基礎的搜索引擎服務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基于內容過濾和基于協(xié)同過濾的超鏈接推薦服務與用戶個性化需求滿足的關系,也探討了目錄索引、全文索引、個性化索引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要上程度的不同。通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超鏈接與用戶個性化需要之間存在著深刻的關聯(lián)。不管網(wǎng)絡信息、網(wǎng)絡文本,還是網(wǎng)絡服務,超鏈接都必須充分考慮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才能獲得有益發(fā)展與拓新。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雙路徑并舉,綜合運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比較分析、文獻研究等方法展開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果;李成;;超鏈接語境下的文本閱讀與信息傳播——以個性化為重心[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5年05期
2 劉紹靜;;延異·撒播·蹤跡——德里達的互文性理論與超文本的結構、意義[J];臨沂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3 熊錚錚;;用戶真的需要定制新聞嗎?——一項基于荷蘭媒體與受眾的調查[J];新聞記者;2015年04期
4 韓惠迪;;“新聞雪球”是怎樣滾大的?[J];中國傳媒科技;2015年03期
5 余志為;;新媒體:最“冷”的“冷媒介”[J];編輯之友;2014年08期
6 劉冰;;融合新聞編輯中超鏈接的價值及其運用[J];編輯之友;2014年04期
7 汪執(zhí)政;袁曉斌;墨子甜;;PowerPoint課件中交互的實現(xiàn)[J];軟件導刊;2014年03期
8 劉果;王鐵軍;;論數(shù)字出版的個性化表達[J];編輯之友;2014年03期
9 趙婷婷;王英杰;;超文本式語言輸入與英語閱讀效果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10 周慶祥;;如何融合:數(shù)字多媒體新聞敘事策略分析——以臺灣媒體融合實踐為基礎的討論[J];新聞記者;2013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馮雨;顯性、隱性超鏈接對大學生英語閱讀過程及附帶性詞匯習得影響的對比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2 張亞X;微博傳播特征及傳播致效機理分析[D];廣西大學;2011年
3 陳利華;網(wǎng)站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沈麗寧;個性化信息資源組織與服務[D];武漢大學;2004年
5 王寒;博客:傳統(tǒng)的顛覆還是傳統(tǒng)的延續(xù)?——從傳播學意義上看博客與傳統(tǒng)媒體的關系[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10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21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