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與媒介關系探討——對《新快報》“許霆案”報道的框架分析
本文關鍵詞:司法與媒介關系探討——對《新快報》“許霆案”報道的框架分析
【摘要】:近年來,媒體對于司法的影響越發(fā)凸顯。這種影響既體現(xiàn)為媒體的報道不斷揭露新的事實、引入多方觀點促進了司法公正,也體現(xiàn)在媒體為了噱頭盲目煽情,急于利用"第四權力"進行"媒介審判",司法獨立受到嚴重干預,出現(xiàn)情大于法的局面。司法和媒體兩者之間關系微妙,即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本文基于"許霆案"中媒介引導輿論的突出作用以及《新快報》在許霆案中搶先于其他媒體的獨家地位,選取《新快報》對"許霆案"的報道進行框架分析,全面展現(xiàn)在"許霆案"中媒體引導輿論影響司法公正的過程。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G212
【正文快照】: 2007年12月7日,《新快報》最先以通訊《男子171惡意取款判無期》報道了該案件的一審判決結(jié)果,引起社會巨大反響,一時間“許霆案”成為輿論的焦點,輿論普遍傾向于“許霆案”一審判決過重。之后《新快報》繼續(xù)追蹤事件,引入多方觀點,對2008年初案件的重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陽;;框架分析:一個亟待澄清的理論概念[J];國際新聞界;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培培;;近年新聞傳播領域框架理論研究綜述[J];青年記者;2009年21期
2 王玲寧;;國內(nèi)新聞框架研究現(xiàn)狀述評[J];中州學刊;2009年06期
3 陳月明;;2007年我國傳播學理論研究及評估[J];東南傳播;2008年08期
4 陳力丹;陳秀云;;2007年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J];國際新聞界;2008年01期
5 朱春陽;;央視汶川地震直播的新聞框架選擇之動因分析[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姜英;;新世紀深度報道的動因及其傳播策略探析[J];新聞界;2009年01期
7 楊瑞麗;宋燕;;關于“校園暴力事件”報道的框架分析——以《南方周末》為例[J];新聞世界;2011年04期
8 陳小藝;;新女性主義在婚戀題材電視劇中的崛起——以《婚姻保衛(wèi)戰(zhàn)》和《我的糟糠之妻》中的女性形象為例[J];青年文學家;2011年20期
9 李實現(xiàn);張雨忻;;探究“三農(nóng)問題”的媒介呈現(xiàn)[J];現(xiàn)代視聽;2011年02期
10 馮劍俠;;框架理論在傳播學研究中的運用及其發(fā)展[J];新聞傳播;2011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陽;;框架分析:一個亟待澄清的理論概念[J];國際新聞界;2007年04期
2 王弘;;廣州亞運籌備的報道框架分析——以廣州本地報紙“倒計時500天”期間報道為例[J];東南傳播;2009年11期
3 孫海峰;高奕奕;;對“李剛門”事件新浪微博報道與評論的框架分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郭靜;嚴洋;;對“少女毀容案”報道的框架分析[J];新聞世界;2012年04期
5 陶禹舟;;新華社“德班會議”報道框架分析[J];新聞傳播;2012年02期
6 劉曉紅;孫五三;;價值觀框架分析——研究媒介和價值觀變遷的可能途徑[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7年04期
7 李欣;;受眾對媒體的典型建構(gòu)——對《華商報》關于“什錦八寶飯”報道的框架分析[J];東南傳播;2010年01期
8 孫亞靖;;對六年來“3·15”晚會熱點問題的框架分析[J];新聞世界;2012年05期
9 黃小雄;沈國麟;杜旭峗;;新華社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報道的框架分析[J];新聞大學;2009年01期
10 何志武;彭小萍;;多彩的改革畫卷與單一的成就敘事——“改革開放30年”報道的框架分析[J];電視時代;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SUN,Yao Sophie;;烏坎事件框架分析:微博與新聞報道中的民意研究(英文)[A];2013年“兩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鵬程;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報道的框架分析[D];暨南大學;2016年
2 員怡寒;暴力恐怖議題的報紙媒體報道框架分析[D];鄭州大學;2016年
3 馬孝文;英美英文新聞媒體眼中的中國二戰(zhàn)紀念閱兵[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
4 李倩;穗蓉兩地媒體汶川地震報道的框架分析[D];暨南大學;2010年
5 李秀利;環(huán)境報道的框架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杜娟;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道的框架分析[D];西南大學;2014年
7 張佳佳;中國大陸與臺灣報紙之事件報道框架論析[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8 靳赫;黨報學雷鋒報道的嬗變[D];蘭州大學;2012年
9 胡曉勝;小毛驢市民農(nóng)園的報道框架分析[D];河北大學;2014年
10 羅穎鳳;醫(yī)療體制改革報道的框架分析[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65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16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