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小說祝禱習俗考論
本文關鍵詞:唐前小說祝禱習俗考論
【摘要】:唐前小說的祝禱文,涉及不少古俗及民間風俗的描寫。祝禱習俗的表現(xiàn)形式雖千差萬別,目的都在于通過殷切的祈禱與神靈溝通,滿足祝禱者的愿望,如祈晴重在祈求神靈止雨,祈福懇請保佑健康長壽平安富貴,詛咒則懇求神靈降災于被詛者。祝禱可以是官方于宗廟等場合由專司此職的人員在隆重舉行的祭典上宣告,也可以是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虔誠的祈愿。不論采取哪種方式,其本質(zhì)都是一種原始信仰,基本要素及理念在傳統(tǒng)文化中都能找到原型,并被后世的詩歌、散文、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所沿襲,有共同的淵源及發(fā)展的前后承襲關系。
【作者單位】: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唐前小說 祝禱文 祈晴 祈福 詛咒
【基金】: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宋前小說與公牘文關系研究》(編號:2016YJC751005)
【分類號】:I207.41;K892
【正文快照】: (2)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附?庇洝ぶ芏Y注疏》卷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808頁。(3)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附?庇洝ぶ芏Y注疏》卷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811—812頁。(4)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附?庇洝ぶ芏Y注疏》卷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81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敏;;論小說史的書寫類型[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王冉冉;;小說在明清時期的接受歷程[J];中文自學指導;2007年05期
3 ;《浙江古代小說史》簡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吳y=六;關于我國早期小說史的研究[J];社會科學;1984年09期
5 徐岱;小說與故事[J];當代文壇;1985年11期
6 何滿子;;小說史方法論——《中國小說史·緒論》(初稿)之一章[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8年01期
7 黃艾榕;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評《蘇聯(lián)反法西斯戰(zhàn)爭小說史》[J];俄羅斯文藝;1995年06期
8 ;《歐洲小說史》研討會在漢舉行[J];荊州師專學報;1996年03期
9 洪兆惠;;守持小說精神[J];藝術廣角;1996年06期
10 羅偉章;;越來越難辦的小說[J];江南;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榮林;;現(xiàn)、當代農(nóng)民小說史“猜想”[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鄒理;;評董之林關于當代中國“十七年”小說史論[A];紀念姚雪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新文學學會第26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程國君;;敘事:視角的獨特和小說技法的探索[A];郭沫若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C];2000年
4 王震亞;;千山外,水長流——北美華文小說的回顧與前瞻[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5 王平;;小說·文化·人——評寧稼雨近著三種[A];東方叢刊(1996年第3輯 總第十七輯)[C];1996年
6 劉火;;堅守鄉(xiāng)村圖景書寫的意義[A];改革開放30年中國文學與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興安;;恐怖小說在中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6)[C];2006年
8 周臘生;;《燕山外史》不可全盤否定[A];水滸爭鳴[第七輯]——2002中國水滸學會聯(lián)會暨全國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劉火;;堅守鄉(xiāng)村圖景書寫的意義[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10 王衛(wèi)平;;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小說史論[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9-2010年度][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小說的前世今生[N];解放日報;2012年
2 參加者 李敬澤 徐坤 紅柯 謝挺 荊歌 雪漠 孫惠芬 潘靈 金甌 北北;小說的可能性與寫作者的危機感[N];文學報;2003年
3 ;將小說進行到底[N];文藝報;2003年
4 張紅超 編譯;好小說 爛結尾[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5 徐江;小說的長度與生存理由[N];北京日報;2013年
6 朱雙一;2011年臺灣小說創(chuàng)作的亮麗風景[N];文藝報;2012年
7 外文所 陳眾議;西方小說、類小說的一種縱向概括方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8 鐘興永;從商賈小說視角研究中國商業(yè)和商人文化[N];文藝報;2005年
9 劉建華;讀——《美國夢,,美國噩夢:1960年以來的小說》[N];文藝報;2006年
10 王曉瑜;十一篇小說史[N];文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2 郝軍啟;1980年代小說的家庭倫理敘事[D];吉林大學;2009年
3 李莉;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新時期鄉(xiāng)族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韓永勝;中國現(xiàn)代教育小說概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肖敏;文革主流小說的話語形態(tài)及其延伸[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木村淳哉;中國明代四大小說在日本的傳播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董定一;明清游歷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8 施戰(zhàn)軍;中國小說的現(xiàn)代嬗變與類型生成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王守亮;漢代小說史敘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房偉;艱難的生成與曖昧的整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慧;戰(zhàn)后小說中的女性人物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張冬梅;論1990年代以來“抗戰(zhàn)小說”的新變[D];河北大學;2015年
3 向浩;唐代俠義小說中的政治意識[D];西南大學;2015年
4 鐘佳蓉;雨果小說里的死亡描寫[D];西南大學;2015年
5 孔叔陽;《小說選刊》與1980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D];渤海大學;2015年
6 李瓊;新世紀以來回族女作家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7 何敬;?思{小說中的愚人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8 段閃閃;六朝小說與史書的互滲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9 王伯超;唐五代小說中的胡文化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10 胡學杏;論哈金小說的生命意識[D];溫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99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69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