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下《人性的污穢》探析
本文關鍵詞: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下《人性的污穢》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文化創(chuàng)傷 心理創(chuàng)傷 家庭創(chuàng)傷 戰(zhàn)爭創(chuàng)傷
【摘要】:菲利普·羅斯是一位至今仍活躍在當代美國文壇上的猶太裔代表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描述了美國猶太人現(xiàn)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羅斯在美國猶太文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雖然他的大多數(shù)作品描述的是猶太人的內(nèi)心世界,但其深刻的主題思想反映的卻是整個西方世界普通人的生存現(xiàn)狀。羅斯的作品除諾貝爾文學獎外幾乎囊括了所有文學大獎,包括全美圖書獎、普利策小說獎、筆會/?思{獎等!度诵缘奈鄯x》是羅斯的一部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力作,于2000年發(fā)表,為“美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被《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當年美國“十大最佳圖書”,出版的次年便獲得?思{獎,2006年獲納博科夫獎。這部小說描述了在克林頓時代,主人公科爾曼作為一個非裔美國人在白人社會中所遭受的文化和心理創(chuàng)傷。在當時充滿種族歧視、“政治正確”、迫害精神的美國社會,科爾曼主體身份的迷失與探尋最終以悲劇收場。其晚年的情人福妮雅·法利則是在社會邊緣艱難生存的女性群體的代表。她在童年時期就遭受繼父的騷擾,深受創(chuàng)傷。與其前夫婚姻的失敗和兒女的死亡又再一次使福妮雅受創(chuàng),造成其自我的迷失與放逐。福妮雅的前夫萊斯特·法利深受越戰(zhàn)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一生無法走出戰(zhàn)爭的陰影,他也是最終殺死科爾曼和福妮雅的罪魁禍首。這部小說中羅斯關注的絕非只是個人,他通過個人命運的變遷揭示了整個人性中的污穢,而這背后深藏的卻是整個社會的污穢,反映了現(xiàn)代人在當今社會中的生存悖論!度诵缘奈鄯x》可以說是一部創(chuàng)傷小說,文中的人物一直被各種心理創(chuàng)傷所折磨,又因無法走出創(chuàng)傷而悲劇收場,這也是整個美國社會的縮影,所以用創(chuàng)傷理論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創(chuàng)傷是一種可行并且獨特的視角。本文試圖以創(chuàng)傷理論來分析這部小說,共包括五部分,它們分別為簡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總結。簡介部分包括對菲利普·羅斯的介紹及其作品、對《人性的污穢》的簡介及文獻綜述和對創(chuàng)傷理論的介紹;第一章中以主人公科爾曼為研究對象,運用了創(chuàng)傷理論中文化創(chuàng)傷和心理創(chuàng)傷的理論來分析科爾曼的創(chuàng)傷;第二章中以女主人公福妮雅為研究對象,分別分析了她在童年時期和成年之后所受的家庭創(chuàng)傷;第三章分析了萊斯特作為一名越戰(zhàn)老兵所遭受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和其患有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癥,探究了其癥狀及創(chuàng)傷影響。總之,本文通過運用創(chuàng)傷理論對這部小說進行分析以更好地表達其主題,引發(fā)人們對當代人生存困境的深思。
【關鍵詞】:文化創(chuàng)傷 心理創(chuàng)傷 家庭創(chuàng)傷 戰(zhàn)爭創(chuàng)傷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Abstract4-6
- 摘要6-9
- Introduction9-24
- A. Philip Roth’s Life and Works9-11
- B. The Human Stain and Literature Review11-20
- C. Trauma Theory20-24
- Chapter One Victim of Cultural Trauma24-39
- A. Collective Trauma of African Americans24-27
- B. Identity Dilemma27-39
- Chapter Two Victim of Family Trauma39-48
- A. Molestation in Childhood40-42
- B. Family Trauma in Adulthood42-45
- C. Ways of Working Through Trauma45-48
- Chapter Three Victim of War Trauma48-57
- A. Suffering from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49-53
- B. Non-healing War Shadow of Trauma53-57
- Conclusion57-60
- Notes60-65
- Bibliography65-69
- Acknowledgements69-70
- Academic Achievements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秀芳;;人性污穢背后的社會污穢——解讀菲利普·羅思的《人性的污穢》[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14期
2 江穎;李華;;假面人生的荒謬與毀滅——試析《人性的污穢》中個體的生存困境[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黃書娟;;理性面對生活——讀《人性的污穢》有感[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4 賀文靜;;《人性的污穢》中幻滅的“美國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菲利普·羅斯;劉珠還;;人性的污穢[J];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02期
6 楊梅;;美國校園知識分子的現(xiàn)狀——讀《人性的污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4期
7 孫喬;;《人性的污穢》的新現(xiàn)實主義解讀[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8 賴日升;;殊途同歸——《人性的污穢》中三段破碎的美國夢[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9 何瑞;;《人性的污穢》的新現(xiàn)實主義三要素解讀[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年01期
10 王麗霞;;凈化與摧毀——試析《人性的污穢》[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洋;從新歷史主義視角解讀《人性的污穢》[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江笑園;人性的污穢 生存的艱辛[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3 張明會;《人性的污穢》中“美國夢”幻滅之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張明夫;新歷史主義視域下《人性的污穢》的解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5 徐金芳;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下《人性的污穢》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6 賀文靜;《人性的污穢》中“美國夢”的幻滅[D];中南大學;2011年
7 桑曉艷;用弗洛姆人本主義解讀《人性的污穢》[D];河南大學;2012年
8 陰華磊;《人性的污穢》中的創(chuàng)傷[D];四川外語學院;2012年
9 何鈺琳;《人性的污穢》中瘋狂背后的權力話語[D];四川外語學院;2012年
10 金雯玲;《人性的污穢》悲劇的顯性因素與隱性因素[D];黑龍江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603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66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