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與史傳文學之間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中國小說與史傳文學之間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史傳性 獨創(chuàng)性 復古 正典 建設的想象力
【摘要】:對歷史和敘事關系的研究也是在努力追尋中國小說起源。在文中,我將對中國小說敘事傳統(tǒng)形成的原因和意義進行解釋。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歷史和小說都有特定的形式特征因而很容易辨別,但在早期,小說還不能從歷史中區(qū)別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說逐漸從歷史中分離出來。然而,這一趨勢喚起了復古和擬古的中國文學傳統(tǒng),復古也就是將古復活于今日,這一傳統(tǒng)會刺激后來者努力超越前人。因此,如果不將歷史和敘事區(qū)別開來,就無法理清楚它們兩者之間的關系。
【作者單位】: 韓國祥明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關鍵詞】: 史傳性 獨創(chuàng)性 復古 正典 建設的想象力
【分類號】:I207.41
【正文快照】: 一、史傳與虛構歷史與小說的關系是古今眾多從事中國小說研究的學者們所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近代以前,中國人對小說抱著雙重態(tài)度,即志怪、傳奇乃至話本、白話小說之類的敘事作品,并沒有受到重視,反而一直被輕視甚至被忽略;另一方面,這類作品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卻受到了過分的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敏;;論小說史的書寫類型[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王冉冉;;小說在明清時期的接受歷程[J];中文自學指導;2007年05期
3 ;《浙江古代小說史》簡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吳y=六;關于我國早期小說史的研究[J];社會科學;1984年09期
5 洪兆惠;;守持小說精神[J];藝術廣角;1996年06期
6 羅偉章;;越來越難辦的小說[J];江南;2012年03期
7 劉鳳泉;先秦“小說”淺論[J];語文學刊;1995年02期
8 李正民,宋俊玲;中國古小說“小而雜”特色溯源[J];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02期
9 夏德勇;小說史研究中的文體學方法[J];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2期
10 顏廷亮;樽本先生的貢獻和中國學者的任務——從《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談起[J];社科縱橫;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榮林;;現、當代農民小說史“猜想”[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鄒理;;評董之林關于當代中國“十七年”小說史論[A];紀念姚雪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新文學學會第26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程國君;;敘事:視角的獨特和小說技法的探索[A];郭沫若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C];2000年
4 王平;;小說·文化·人——評寧稼雨近著三種[A];東方叢刊(1996年第3輯 總第十七輯)[C];1996年
5 劉火;;堅守鄉(xiāng)村圖景書寫的意義[A];改革開放30年中國文學與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興安;;恐怖小說在中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6)[C];2006年
7 周臘生;;《燕山外史》不可全盤否定[A];水滸爭鳴[第七輯]——2002中國水滸學會聯會暨全國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劉火;;堅守鄉(xiāng)村圖景書寫的意義[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9 王衛(wèi)平;;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小說史論[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9-2010年度][C];2013年
10 曲沐;;愛和美的杰構——讀吳勇《水西悲歌》[A];2004烏蒙論壇論文集(二)[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小說的前世今生[N];解放日報;2012年
2 ;將小說進行到底[N];文藝報;2003年
3 徐江;小說的長度與生存理由[N];北京日報;2013年
4 朱雙一;2011年臺灣小說創(chuàng)作的亮麗風景[N];文藝報;2012年
5 鐘興永;從商賈小說視角研究中國商業(yè)和商人文化[N];文藝報;2005年
6 王曉瑜;十一篇小說史[N];文學報;2014年
7 陳林群 張遠山;哲學小說不同于文學小說的思維方式[N];北京日報;2002年
8 張頤武;小說六十年:和時代一起走過[N];中國藝術報;2009年
9 本報首席記者 吳越;“小說已死”遭“透支解釋”[N];文匯報;2012年
10 ;“小說史”的體例與重寫[N];解放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2 郝軍啟;1980年代小說的家庭倫理敘事[D];吉林大學;2009年
3 李莉;論現代化進程中的新時期鄉(xiāng)族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韓永勝;中國現代教育小說概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肖敏;文革主流小說的話語形態(tài)及其延伸[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木村淳哉;中國明代四大小說在日本的傳播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董定一;明清游歷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8 施戰(zhàn)軍;中國小說的現代嬗變與類型生成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王守亮;漢代小說史敘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房偉;艱難的生成與曖昧的整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慧;戰(zhàn)后小說中的女性人物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孔叔陽;《小說選刊》與1980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D];渤海大學;2015年
3 劉文婷;論寧肯長篇小說中知識分子的澄明與遮蔽[D];安徽大學;2016年
4 代大維;長江中上游民間信仰與唐小說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5 姜宗彥;十七年工業(yè)題材小說的公式化與概念化[D];西南大學;2016年
6 李柯;納西族小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7 趙晴;西人中國小說史書寫的個案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8 谷家慧;進入、轉換、上升—對解放前“土改小說”中的“階級話語”的研究[D];上海大學;2016年
9 張曉培;晚清俠義小說女性形象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10 馬小溪;晚明小說中的士商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54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65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