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說》的“文藝通俗化”試驗
本文關鍵詞:《新小說》的“文藝通俗化”試驗,,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一《新小說》于1935年2月在上海創(chuàng)刊,月刊,二十開,方型本。鄭伯奇編輯。鄭伯奇(1895-1979),原名鄭隆謹(一作隆瑾),字詠濤(一作泳濤),伯奇原為筆名。陜西長安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7年去日本留學。1921年加入創(chuàng)造社。1926年畢業(yè)于京都大學文學部;貒笕沃猩酱髮W教授、黃埔軍校政治教官。1927年到上海,與郭沫若、郁達
【關鍵詞】: 《新小說》;文學部;京都大學;十開;“左聯(lián)”;張?zhí)煲?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曹聚仁;阿英;野祭;
【分類號】:G237.5;I206.6
【正文快照】: 一《新小說》于1935年2月在上海創(chuàng)刊,月刊,二十開,方型本。鄭伯奇編輯。鄭伯奇(1895-1979),原名鄭隆謹(一作隆瑾),字詠濤(一作泳濤),伯奇原為筆名。陜西長安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7年去日本留學。1921年加入創(chuàng)造社。1926年畢業(yè)于京都大學文學部;貒笕沃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浩帆;《新小說》創(chuàng)辦刊行情況略述[J];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04期
2 陳大康;;《新小說》出版時間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張懷宇;;啟蒙的精神與救亡的努力——試析梁啟超創(chuàng)辦《新小說》雜志[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郭浩帆;;中國第一份近代小說雜志—— 《新小說》[J];文史知識;1998年06期
5 付建舟;以維新派為主體的多元作者構成(九)——《新小說》雜志的作者隊伍研究[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6 馬以君;《新小說》上的“曼殊”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4期
7 劉欣;李莉;;晚清四大小說雜志[J];金山;2008年06期
8 李建文;晚清四大小說雜志[J];文史雜志;2002年04期
9 張?zhí)煨?;清末查禁《新小說》的原因與效果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年06期
10 郭浩帆;《新小說》特色意義新探[J];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謝其章;鄭伯奇與《新小說》[N];光明日報;2003年
2 陳旭;文化名人與《新小說》[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懷宇;《新小說》研究[D];揚州大學;2003年
2 高璦姝;新民理想澆灌出的奇葩—《新小說》[D];蘇州大學;2008年
3 梁媛媛;《新小說》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劉暢;《新小說》雜志的政治、歷史和社會小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付莉;改寫理論視闕下晚清報刊《新小說》中翻譯小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董欣欣;《新小說》:“小說界革命”的重要陣地[D];河南大學;2011年
7 王巖;《新小說》小說觀念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新小說》的“文藝通俗化”試驗,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9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40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