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活形態(tài)神話的傳承
本文關鍵詞:試論活形態(tài)神話的傳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神話傳承研究的重心,主要是探討活形態(tài)神話及口頭神話的傳承。除了探討傳承人、傳承場之外,更要關注神話傳承的深層動因及機制,即價值取向、信仰體系、祭儀系統(tǒng)、文化心理結構等文化要素的參與狀態(tài);關注族群成員參與神話傳承的程度,即人們對神話的依賴感及需求度。此外,還要探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神話傳承狀態(tài)及其構成因素的差異性。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普洱學院;
【關鍵詞】: 神話傳承 活形態(tài)神話 傳承狀態(tài)及機制 傳承場域 傳承主體
【分類號】:I207.7
【正文快照】: 神話的傳承是一個值得討論卻在神話學界少有討論的論題,是一個已有學者進行過探討卻探討得還不夠深入的論題。對于少數民族神話的研究而言,這更是一個繞不開的論題。美國學者戴維·利明(David Leeming)與埃德溫·貝爾德(Edwin Belda)在其合著的《神話學》中,專列了一章《神話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蘭雪燕;黃任遠;;滿-通古斯語族洪水神話比較研究[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四[C];2006年
2 蘭雪燕;;以生存的意志——試析黑龍江流域各族神話產生的心理基礎[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3 程健君;;中原神話調查報告[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楊利慧;;儀式的合法性與神話的解構和重構[A];《民族遺產》(第2輯)[C];2009年
5 張旭東;;試論泰緬神話中對中國形象的認知[A];東南亞地區(qū)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湯惠生;;神話中之昆侖山考述——昆侖山神話與薩滿教宇宙觀[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麗;古老神話萃取“心靈雞湯”[N];中國郵政報;2005年
2 李人凡;《神話歷史叢書》的創(chuàng)新意義[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徐而緩;一個民族的“神話”范本[N];檢察日報;2003年
4 玄武;神話的歷史[N];光明日報;2003年
5 特派記者 程明盛;《神話中國》震撼京城[N];中山日報;2005年
6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 葉舒憲;中國文化再認識:從解讀神話編碼開始[N];中華讀書報;2011年
7 路杰;英雄神話的心理意義[N];學習時報;2013年
8 伍剛碩;試論民族古籍神話的真實性和虛構性[N];貴州民族報;2013年
9 記者 吳娟;《神話中國》 音樂舞臺上的新標尺[N];中山日報;2012年
10 甘霖;“本”而不“土”的神話[N];音樂周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殷書林;論路易斯·格呂克對古典神話的顛覆性改寫[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林炳僖;韓國神話歷史[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包哈斯;蒙古族和滿族神話的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霍麗麗;中西醫(yī)藥神話比較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5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遲達;厚土為韻·倩雀之靈系列角色造型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楊闊;中日英雄神話比較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3 張媛;漢藏神話中女性形象的比較研究[D];西藏大學;2016年
4 白東旭;諾思洛普·弗萊神話批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5 游曉敏;目的論視角下中國神話故事的翻譯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6 張安強;民國時期希臘神話譯介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6年
7 王世成;古希臘瓶畫中神話故事母題的圖像化現象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8 張慧思;神話在小學德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9 劉佳怡;用3D打印技術開發(fā)帶有神話故事的玩偶[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10 宿晶;中西洪水神話的文化差異[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試論活形態(tài)神話的傳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8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40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