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潮流”的順勢與逆反——新文化運動中兩派勢力的較量
發(fā)布時間:2017-05-27 22:02
本文關鍵詞:面對“新潮流”的順勢與逆反——新文化運動中兩派勢力的較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一百年前在美國,留學生胡適、梅光迪面對勃興的一種文學"新潮流",表現(xiàn)出了順勢接受與逆反抗拒的兩種態(tài)勢。當這股"新潮流"被胡適導入中國,與正在高漲的新文化運動交融后,出現(xiàn)了北京大學"新青年—新潮派"積極響應,與東南大學"學衡派"消極抵抗的兩大勢力的對決,進而形成實驗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精神路徑,激烈、改革與穩(wěn)健、保守的兩大"學統(tǒng)"及"學分南北"的局面。胡適、陳獨秀、錢玄同等在北京大學"拉幫",梅光迪、吳宓、胡先殨等在東南大學"結(jié)派"。前者"好標榜",借助"宣傳與廣告",對"新潮流"推波助瀾,影響廣大青年;后者情緒上有意"逆反","反現(xiàn)在潮流",呈現(xiàn)戲劇化的表演性,得到多數(shù)老一代學者的同情和支持。章士釗則主張調(diào)和新舊,遭到胡適的批評。在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大方向上,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新青年—新潮派"與融化新知、昌明國粹的"學衡派"是一致的。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 胡適 梅光迪 新潮流 逆反 學衡派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激進與保守:民國大學兩大學術傳統(tǒng)的形成研究”(12BZW084)
【分類號】:I206.6
【正文快照】:
本文關鍵詞:面對“新潮流”的順勢與逆反——新文化運動中兩派勢力的較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12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40126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