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彝族傳統(tǒng)經籍的文學特征
本文關鍵詞:論彝族傳統(tǒng)經籍的文學特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從傳統(tǒng)的視角上看,彝族傳統(tǒng)經籍詩歌多而散文少,五言詩體多而雜言詩體少,有認識、教育、審美等功能;從文學人類學的角度看,還有治病、禳災、慰靈與安人的功能與作用。彝族傳統(tǒng)經籍創(chuàng)制者、傳承者和使用者往往身份合一,經常是誦而不讀、聽而不看,有的經籍在使用時才得以完成。
【作者單位】: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關鍵詞】: 彝族 傳統(tǒng)經籍 文學特征 功能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珍本彝文史籍《西南彝志》全26卷整理今譯與研究(16XMZ005)
【分類號】:I207.9
【正文快照】: 彝族傳統(tǒng)經籍既是傳統(tǒng)信仰包括原始宗教信仰和日常民俗信仰所使用的經書,也是彝族人民在宗教信仰生活和日常民俗生活中經常接受的一種文藝形式。它的文本既是古籍、經書等比較神圣、莊嚴的傳統(tǒng)存在,也是通過一定的儀式載體和宣誦形式傳達給廣大彝族人民的一種活的形態(tài)。與儀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路鐵民;;中國體育文學特征與現(xiàn)狀分析[J];時代文學(上);2010年05期
2 鄒波;“存在”與“異化”——安部公房作品之存在文學特征[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張亦偉;;《楚辭》文學特征之探微[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黃紹勛;;文學特征的三維結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4期
5 祁志祥;中國古代的文學特征論[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6 徐長安;;三毛作品的流散文學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7 閻盛艷;;魁北克文學特征初探[J];藝術廣角;2010年05期
8 邊家珍,魏思玲;《莊子》文學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9 吳衛(wèi)華;;短、平、快:短信文學特征芻議[J];寫作;2006年05期
10 樊德三;中國古代的文學特征論[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何瑤;論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小說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D];重慶師范大學;2007年
2 朱梅花;白石詩的離散文學特征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3 李雙;《鹽鐵論》文學特征初探[D];重慶大學;2012年
4 龐瑞;《圣經》的民間文學特征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論彝族傳統(tǒng)經籍的文學特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7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39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