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廉想涉的《萬歲前》看朝鮮殖民地時期社會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18:54
『萬歲前』是韓國近代文學中最具有代表生的作品之一,因作品對朝鮮3·1運動前夕殖民地朝鮮的社會面貌細致深刻的描述,一直被諸多研究學者關注和研究。本論文將此部作品作為分析文本,嘗試借用后殖民主義理論及社會歷史研究方法,探究殖民時期傳統社會面的變化和實質。后殖民主義理論中的“主體性”、“模仿化”、“混種性”等分支理論,與作品中描述的社會嬗變的面貌緊密相連,尤其是作品中體現的殖民地時期民眾的“主體思想”變化,以及傳統城市“混種性”的面貌變化等,都與該理論相呼應。剖析文本會發(fā)現,殖民地時期朝鮮民眾民族的主體性認識是不斷動搖和變化的。社會外部是嚴格的監(jiān)事制度,內部是各種沖突和矛盾,這都是導致生活在悲慘環(huán)境下的朝鮮人民對自身民族主體性動搖的重要因素。作品『萬歲前』里描寫的釜山是當時最大的港口城市,由于和日本相鄰等,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開始逐漸形成了具有近代化的代表性城市。日式的二層小樓、領事館、郵局、警察局、銀行、醫(yī)院等近近代性建筑均在釜山呈現。但與此相反的是,作品中的朝鮮人民生活卻不似那么幸福,土地被掠奪、勞動力被壓榨,遭受著悲慘的現實折磨和民族苦難,猶如生活在“墳墓”一般。被剝奪主權和財產的他...
【文章來源】: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廉想涉《萬歲前》的後殖民主義研究[J]. 岳俊宏. 韓國語教學與研究. 2016(04)
[2]后殖民主義:歷史與理論[J]. 萬雪飛.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01)
[3]東方主義、后殖民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批判──愛德華·賽義德的后殖民主義理論剖析[J]. 王寧.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02)
本文編號:2911051
【文章來源】: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廉想涉《萬歲前》的後殖民主義研究[J]. 岳俊宏. 韓國語教學與研究. 2016(04)
[2]后殖民主義:歷史與理論[J]. 萬雪飛.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01)
[3]東方主義、后殖民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批判──愛德華·賽義德的后殖民主義理論剖析[J]. 王寧.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02)
本文編號:2911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91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