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爭之年與“女性敘述的偉大時刻”——2019年德語文學回顧
【文章目錄】:
一、漢德克大討論:合理的憤怒還是無端的指責?
二、關于小說《施特拉》的大討論:納粹歷史的庸俗化寫作?
三、“女性敘述的偉大時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匡復;瑞士作協(xié)主席洛切爾談瑞士當代德語文學[J];外國文學評論;1989年02期
2 徐暢;第十二屆全國德語文學研討會召開[J];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04期
3 馮亞琳;劉海婷;陳瑾;;2001至2005年中國德語文學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何寧;;無聊的德語文學?——2014年德語文學回顧[J];外國文學動態(tài)研究;2015年03期
5 賀驥;;一部雅俗共賞的普及讀物——評楊武能《德語文學大花園》[J];世界文學評論;2008年01期
6 徐暢;;第十二屆全國德語文學研討會在滬召開[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3年06期
7 永平;;第七屆全國德語文學研討會召開——暨馮至德語文學研究獎頒獎[J];世界文學;1997年02期
8 關山;奧地利文學與德語文學[J];外國文學研究;1980年02期
9 馮至;現(xiàn)代德語文學的特點——《現(xiàn)代德語文學叢書》總序[J];譯林;1988年04期
10 張曉靜;;第十屆德語文學年會暨德語文學研討會在成都召開[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謝芳;從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看20世紀德語戲劇的美學特征[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馬嫽;二十世紀初德語文學中的暴力書寫[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
3 胡越;身份與寫作——德語國家年輕一代猶太裔作家敘事作品研究[D];北京大學;2009年
4 張珊珊;20世紀初期德語文學中的時間[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年
5 馮曉春;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與德語文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Andreas Kochseder;羅令源的德語小說《Die chinesische Delegation》的中國形象[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年
2 王曉媛;走出父權話語的樊籬[D];武漢大學;2005年
3 張蔚;《威廉·麥斯特》兩部曲與德國“教育小說”傳統(tǒng)[D];黑龍江大學;2008年
4 范黎坤;東德八十年代德語文學取材希臘神話的復古潮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5 朱冠文;分裂的言說,沉默的嘆息[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77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87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