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意象的歷史流變及世界關聯(lián)
【文章目錄】:
一、中華文明意象的分類概觀
二、中華文明意象的歷史流變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
三、中華文明意象的世界關聯(lián)與變異問題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志祥;陳呂芳;;中西方文學意象芻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8期
2 方向真;;論宇秀詩集《我不能握住風》的“痛感”及其意象創(chuàng)設[J];揚子江評論;2019年06期
3 金軍華,龔世學;淺析秋意象的神話原型[J];語文學刊;2004年11期
4 馬若飛;;勞倫斯詩歌的悲憫情懷與多維意象[J];外國文學;2016年04期
5 理查德·阿爾丁頓;;《意象》[J];綠風;2019年03期
6 埃茲拉·龐德;;意象[J];涼山文學;2016年02期
7 李志夏;;博爾赫斯小說中的玫瑰色意象——以《南方》、《玫瑰角的漢子》、《死亡與羅盤》為例[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年07期
8 鄭源;;《一堆木柴》中的冷色意象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5年27期
9 黃莉萍;;莎士比亞劇作中的植物意象[J];韶關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10 張麗;;淺談敘事意象的交流體系[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鴻;《宇宙與意象》研究及中國古代宇宙詩學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2 姜禮福;當代五位前殖民地作家作品中后殖民動物意象的文化闡釋[D];南京大學;2010年
3 魏麗娜;普拉斯詩歌意象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4 李紅梅;韓國古典詩歌中的陶淵明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5 泉佑二;日本文學中的“長安”意象[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6 姚曉萍;境界與精神[D];浙江大學;2012年
7 辛雅敏;20世紀莎士比亞批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海奮;德萊塞《美國悲劇》的悲劇意象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雯婕;中越新詩意象比較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3 趙娜;艾略特主要詩歌中的意象觀[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彭歡;西方當代小說蛇意象意蘊張力初探[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5 顧春江;龐德《回擊》中隱喻意象的合成空間闡釋[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6 林琳;從“直面無望”到“追尋希望”—卡佛作品中的酒意象及酗酒者探微[D];浙江大學;2013年
7 熊絢;論魔幻意象顛覆文化建構的父權制性別角色[D];南昌大學;2007年
8 鄭曉莉;勞倫斯詩歌中意象之表現(xiàn)及性愛之描述[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楊利沙;永恒的伊甸園—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花園意象[D];西南大學;2017年
10 梅璇;論馬維爾詩歌中花園意象的形態(tài)[D];湘潭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650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86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