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早期戲劇中的消費意象與國民意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3 00:19
【摘要】:哈羅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是當代英國戲劇史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劇作家之一,于20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出生于二戰(zhàn)時期,經(jīng)歷了英國社會的轉型動蕩,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以人物的日常生活場景為主,在開篇就鋪墊一種生活艱難與不易的消費基調。品特的戲劇不僅再現(xiàn)了二戰(zhàn)后英國的社會面貌、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的消費文化特征,也彰顯了國家變遷對英國社會的影響、品特對國家命運的憂思。然而,國內外的大部分學者主要是關注到了品特作品主題的豐富性及語言的特色,卻鮮有學者關注到品特戲劇中的消費主題甚至消費意象,因此研究品特戲劇中的消費文化可從一個新的角度審視劇作的主題意義。本文立足于消費社會的時代語境,以品特早期創(chuàng)作的《生日聚會》、《送菜升降機》、《房間》、《看門人》以及《歸家》五部戲劇為研究對象,從消費文化理論對戲劇進行探討,試圖結合具體的消費意象來分析作品所映射的國民意識,從而揭示出國家變遷對英國社會及英國國民最真實的影響。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首先,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國民意識”與“消費意象”;其次,梳理消費文化的特征以及它作為文學理論進行研究的方法,以便能以此作為理論框架來分析品特戲劇;接著從衣、食、住、行及娛樂活動四方面來分析品特戲劇中的消費意象;最后基于消費意象與消費文化,來分析品特早期戲劇中呈現(xiàn)出的英國國民意識。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品特戲劇中的消費意象是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戲劇中的消費意象最能體現(xi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英國家庭生活的影響。在戲劇中,人物簡樸的生活場景,是英國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下層人民生活的縮影,反映了英國國家經(jīng)濟狀況的變化。生活上的困窘不安,使得英國普通民眾將不滿的情緒發(fā)泄在移民身上,甚至對移民的厭惡情緒放大。劇中的人物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里,拒絕與外界交流。這不僅折射了作為普通英國國民對生活環(huán)境的消極應對,也反映了帝國倒塌后英國眾多國民的精神焦慮。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561.073
本文編號:2752686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561.0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波;蔡琳;;中世紀后期英國國民意識的覺醒及其主要原因[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2 梁凱音;;關于拓寬國際視野與構建國民意識問題的思考[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04期
3 李華;;話語的暴力與規(guī)訓——解讀哈羅德·品特的《生日聚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王燕;高蘊華;;品特式聚會的悲劇性[J];求索;2011年09期
5 徐彬;;妓女、女神、生命意識的回歸——哈羅德·品特戲劇《回家》之主題探析[J];長沙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6 袁小華;焦國美;;從小說到電影劇本的編碼與解碼——論品特《法國中尉的女人》的改編藝術[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張中載;;評品特的影視劇本——以《法國中尉的女人》為例[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4期
8 袁德成;;論品特及其戲劇與政治的關系[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4期
9 王燕;;論品特戲劇里的疾病[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2期
10 王嵐;《山地語言》中的女英雄——兼評品特戲劇中的女性形象[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施贊聰;權力與政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52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75268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