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人文主義視角下的《發(fā)條女孩》解讀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712.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顯斌;;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是不是天主教異端思想[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7年01期
2 連晨佳;;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m from Taylor to McGregor[J];校園英語;2016年20期
3 LIU SHIPING;;A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Look at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 Simultaneous Discussion of the Basic Effects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on the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J];Human Rights;2013年06期
4 梁志堅;;術語humanism漢譯探討[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 董莉;;On the humanism in 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2期
6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S1期
7 何祚榕;My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8年02期
8 唐景春;;George Eliot's Humanistic View and Feminist View[J];海外英語;2013年17期
9 Kai Fang;;Human Intelligence,Human Nature and Humanism:Approaches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Engels' Three Major Human Thoughts[J];學術界;2018年10期
10 王養(yǎng)沖;略談人文主義與人道主義[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 IN MODERN DESIGN——TAIJI “S”[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杜麗燕;;西學東漸中的人道主義[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3 Wendelin Schmidt-Dengler;;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 small country-Austrian literature,European identity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sation[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多元文學文化的對話與共生”外國文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余逢躍;;樹立人文理念融洽護患關系[A];中華護理學會2007年“醫(y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5 Nikolay LAPIN;;CRISIS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OUTLOOK(nepcneKTMBa) OF A HUMANISTIC MODERNIZATION[A];Modernization Science Newsletter(Vol.5,NO.2 June 2015)[C];2015年
6 Xin Xu;Dan Li;Ya Nan Dong;;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its network teaching strategies[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杜麗燕;;西學東漸中的人道主義[A];“2006·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哲學會分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章可;現(xiàn)代中國“人文主義”的起源:以譯詞為中心的研究(1901-1922)[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申圣亞;生態(tài)人文主義視角下的《發(fā)條女孩》解讀[D];鄭州大學;2019年
2 崔雅南;從本質(zhì)主義到情境主義[D];南昌大學;2008年
3 孫艾菁;從奧斯卡·王爾德的文學藝術看西方人文主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涂佳雯;從狄更斯作品中的兒童形象看其人道主義思想[D];江蘇科技大學;2014年
5 劉巖;唯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對立與整合[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沁;華茲華斯詩歌中的人文思想[D];貴州大學;2007年
7 薛冬巖;不可為而為之[D];河北大學;2005年
8 朱秀芳;男權社會中女性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媛媛;對新人文主義理想的追求[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10 周秀文;人文主義概念的歷史界定[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31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73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