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新月派”與世界文學的中國建構(gòu)

發(fā)布時間:2018-04-19 12:41

  本文選題:世界文學 + 流散文學。 參考:《中國比較文學》2016年01期


【摘要】:本文通過考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凌叔華、徐志摩、陳西瀅、蕭乾與以伍爾夫為代表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化藝術(shù)、意識流小說創(chuàng)作理念等之間的關(guān)系,闡釋了中國現(xiàn)代流散作家如何主動譯介和嘗試意識流小說創(chuàng)作,致力于參與世界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建構(gòu),實踐著一種中國式的世界文學交流途徑和模式。從而進一步從理論和實踐上梳理了中國現(xiàn)代流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guān)系,以及文化翻譯、寫作規(guī)范化在世界文學領(lǐng)域的重要性,希望能夠?qū)χ袊膶W的輸出起到啟示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 Shuhua, Xu Zhimo, Chen Xiying, Xiao Qian,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ew Moon School and the western modernist culture and art represented by Woolf, as well as the ideas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etc.This paper expounds how Chinese modern diaspora writers actively translate and try to creat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devote themselves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practice a Chinese way and mode of world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writing in the field of world literature, is further combed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serve as an inspiration to the output of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106.4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先科;;象征中的秩序:知識分子形象及其“成長”——對“十七年”“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的再解讀[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吳宏凱;海外華人作家書寫中國形象的敘事模式——以嚴歌苓和譚恩美為例[J];華文文學;2002年02期

3 陳湘琳;;文本及文本以外的閱讀——論馬華作家傅承得的散文[J];華文文學;2012年03期

4 史玉豐;;八十年代尋根小說中的寓言化書寫[J];菏澤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5 熊忠武;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白描手法運用考[J];江漢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6 何平;;現(xiàn)代還鄉(xiāng)母題小說的故鄉(xiāng)想象[J];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7 王海燕;論小說寫實化建構(gòu)中的寓言介入[J];江淮論壇;1994年06期

8 趙稀方;歷史的放逐——香港文學的后殖民解讀[J];開放時代;2001年05期

9 聶茂;;中國新時期文學的精神品格[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6年06期

10 秦方奇;;新時期以來當代文學史寫作的缺失[J];理論月刊;200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陳亦駿;;第六代電影的文化走向[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2 楊珍;;跨文化傳播視野中體育交往的理論邏輯與路徑選擇——兼論后奧運時代中國體育文化傳播的問題視域[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一川;;異國情調(diào)與民族性幻覺——張藝謀神話戰(zhàn)略研究[A];東方叢刊(1993年第4輯 總第七輯)[C];199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宋金民;水滸小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子;家園的蹤跡:全球化上海的劇場與藝術(shù)空間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強;全媒體時代中國電影批評的“元批評”[D];山東大學;2011年

5 史玉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尋根意識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孟君;90年代中國電影中的作者表述[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西超;紅色版圖上的想象之旅[D];浙江大學;2007年

8 孫國亮;小說日常話語的敘述表征[D];上海大學;2007年

9 郭玉瓊;戲曲與國家神話[D];廈門大學;2007年

10 楊啟平;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當代大陸/馬華女性小說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偉;電影批評理論的反思與重建[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小青;理論的旅行[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姜宏敏;從跨文化傳播視角探究走向世界的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塑造[D];山東大學;2011年

4 陳麗金;論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中知識分子的形象嬗變[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琦;20世紀80年代以來視覺文化傳播與國家形象建構(gòu)[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6 賈冉;三十年破繭為蝶路論張潔小說中女性婚戀觀的嬗變[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譚瑾瑜;張一白城市電影的創(chuàng)作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聶偉;寫作者的話語姿態(tài)[D];鄭州大學;2000年

9 張小燕;晚生代的文化身份與邊緣敘事[D];廈門大學;2001年

10 唐盈;文化研究與中國當代電影的文化解讀[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shù)研討會[J];外國文學;2001年06期

2 空;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暨首屆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J];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04期

3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1年05期

4 田全金;網(wǎng)絡(luò)時代的世界文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01期

5 阿爾曼多·尼希,王林,石川;全球文學和今日世界文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02期

6 常務;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shù)研討會[J];國外文學;2002年02期

7 鐘翔;這里有“真知灼見”——讀《世界文學真髓》[J];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04期

8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1期

9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4期

10 ;世界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李思孝;;馬克思“世界文學”的現(xiàn)實意義[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王寧;;“世界文學”:從烏托邦想象到審美現(xiàn)實[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3 田文信;;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魏善浩;;20世紀世界文學神話回歸現(xiàn)象論綱[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5 王寧;;世界主義、世界文學以及中國文學的世界性[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6 戈寶權(quán);;談茅盾對世界文學所作出的重大貢獻[A];茅盾研究(第二輯)[C];1984年

7 李正文;;茅盾佚簡五封的發(fā)現(xiàn)及其他[A];茅盾研究(第七輯)[C];1999年

8 侯洪;;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出版——新時期文學及社科類期刊出版的話語分析[A];東方叢刊(2000第4輯 總第三十四輯)[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構(gòu);“世界文學在花園”讓讀者走近經(jīng)典[N];文藝報;2007年

2 記者 王玉;用開闊的眼光審視世界文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3 陳眾議;世界文學:民族文化的染色體[N];文藝報;2011年

4 王寧;重建世界文學的中國版本[N];中華讀書報;2011年

5 余中先 黑豐;《世界文學》:為中國文壇引來“天火”的雜志[N];文藝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任成琦;林語堂故里要建“世界文學小鎮(zhèn)”[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7 南京師范大學 高遠;翻譯有道的世界文學百年經(jīng)典[N];中國教育報;2012年

8 《世界文學》主編、翻譯家 余中先;異域題材:世界文學的一道風景[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9 比利時 賽奧·達恩 楊肖 譯;消沉與興起:世界文學在揚棄中發(fā)展[N];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蘇州大學文學院 蘇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 季進 教授;以平常心態(tài)面對世界文學共同體中的不同他者[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盧玉玲;文學翻譯與世界文學地圖的重塑[D];復旦大學;2007年

2 吳嵐;“世界文學”視域下的中日現(xiàn)代文學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晶;“世界文學”前夜的輪船敘事[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仁青加布;藏傳比較文學之研究[D];西藏大學;2015年

3 閻冰;世界文學交響中的本土聲音[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

本文編號:17731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7731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821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