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詩韻歌調(diào)——和歌的“調(diào)”論與漢詩的“韻”論

發(fā)布時間:2018-04-09 00:29

  本文選題:和歌 切入點(diǎn):漢詩 出處:《東疆學(xué)刊》2016年03期


【摘要】:公元8世紀(jì)到11世紀(jì),日本文論家開始套用漢詩的"韻",認(rèn)為和歌也有"韻"的存在,并模仿詩學(xué)中的"詩病"訂立了和歌中的"歌病",以防音節(jié)單調(diào)而規(guī)避同一個字音被反復(fù)使用。12世紀(jì)時,藤原俊成明確指出,和歌并無漢詩那樣的"韻"。然而,和歌雖無"韻",但長期以來,音律方面的特點(diǎn)未能用合適的概念加以概括,只是用"拉長聲音"之類的詞進(jìn)行表述。直到江戶時代,賀茂真淵才提出了"調(diào)"這一概念,并明確了"調(diào)"的歌唱屬性,指出"調(diào)"是風(fēng)格的表現(xiàn)。香山景樹在批判賀茂真淵的基礎(chǔ)上,強(qiáng)調(diào)和歌的"調(diào)"是自然真情的表現(xiàn),因而不必刻意學(xué)習(xí)古人之"調(diào)"。八田知紀(jì)在對香川景樹"調(diào)"論的進(jìn)一步闡釋中,將"調(diào)"與日本古代的"言靈"信仰聯(lián)系起來。至此,和歌的"調(diào)"論與漢詩的"韻"論漸行漸遠(yuǎn)。
[Abstract]:From the 8th century to the 11th century AD, Japanese literary theorists began to use the "rhyme" of Chinese poetry, believing that there was also a "rhyme" in harmony songs.In order to avoid the monotonous syllables and avoid the repeated use of the same pronunciation in the 12th century, Fujihara Juncheng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the harmony song does not have the "rhyme" like Chinese poetry.However, although there is no "rhyme" in harmony songs, for a long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hythm have not been generalized by appropriate concepts, but only expressed by words such as "elongated sound".Until the Edo era, he Mao-yua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une", clarified the singing attribute of "tune", and pointed out that "tune" is the expression of style.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he Mao-yuan, Xiangshan Jingshu emphasizes that the "tune" of the harmony song is the expression of natural truth,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tudy the "tune" of the ancients.In his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tune" theory of Kagawa Tree, Akira Okada linked the "tune" with the ancient Japanese belief of "Yan Ling".At this point, the harmony of the "tone" theory and the Han poetry "rhyme" theory gradually awa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北京師范大學(xué)"東方學(xué)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日文論范疇關(guān)聯(lián)考論”,項目編號:13BWW021
【分類號】:I313.07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東;;海外漢詩[J];詩歌月刊;2012年07期

2 于欣;;朝鮮朝妓女詩人漢詩的對話功能[J];當(dāng)代韓國;2012年01期

3 嚴(yán)明;;東亞國別漢詩特征論[J];安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3期

4 曉川;日本的漢詩[J];中華詩詞;2003年10期

5 嚴(yán)明;;明清詩風(fēng)之變對江戶漢詩的影響[J];中國比較文學(xué);2013年04期

6 弘之;朝鮮的漢詩[J];中華詩詞;2003年10期

7 李芒;;和歌、俳句、漢詩、漢譯[J];日本研究;1986年03期

8 趙亞麟;英美人怎樣研究古漢詩[J];貴州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6年02期

9 黃卓越;;“漢字詩律說”:英美漢詩形態(tài)研究的理論軌跡[J];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1期

10 趙東;;海外漢詩[J];詩歌月刊;2012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孫士覺;;越南古漢詩選輯[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2 朱易安;;論日本漢學(xué)家賴山陽的《日本樂府》——兼論比較漢詩學(xué)中的樂府傳統(tǒng)[A];東方叢刊(1997年第4輯 總第二十二輯)[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曉平;20世紀(jì)日本文學(xué)史上的一宗失物[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劉清濤;朝鮮朝懷古漢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5年

2 楊會敏;朝鮮朝前半期漢詩風(fēng)演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3 李雪花;朝鮮朝閨閣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07年

4 劉芳亮;日本江戶漢詩對明代詩歌的接受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5 權(quán)美花;高峰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辛小燕;觀海林檜漢詩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4年

2 宋麗娜;菅茶山漢詩中的中國文化影響和日本風(fēng)土特性[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王乃冉;金克己漢詩的主題意向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5年

4 吳麗玉;林植漢詩主題思想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4年

5 劉默;關(guān)于芥川龍之介的漢詩考察[D];吉林大學(xué);2014年

6 郭海萍;幕末明治游清日人漢詩中的晚清中國形象[D];山西大學(xué);2012年

7 劉暢;清代琉球詩人及其漢詩[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3年

8 李秋艷;關(guān)于五山詩僧漢詩中的漢字使用[D];長春工業(yè)大學(xué);2014年

9 赫雪俠;清末中國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漢詩中的法國形象[D];山西大學(xué);2012年

10 王健;關(guān)于日本漢詩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3年

,

本文編號:17240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7240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95c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