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文學(xué)與歷史認知——以新作《刺殺騎士團長》為中心
本文關(guān)鍵詞: 村上春樹 日本著名作家 南京大屠殺 歷史認知 騎士團 且聽風(fēng)吟 蔣介石秘錄 特雷布林卡 奇鳥行狀錄 列克星頓 出處:《當(dāng)代作家評論》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7年2月24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新作《刺殺騎士團長》在日發(fā)行,該作不負眾望,面世僅3天既已在日本售出47萬8千部。(1)書中透露出作者正確的歷史認知及對戰(zhàn)爭的深刻反思。然而,因書中撰寫了南京大屠殺事件,此舉雖廣受中國讀者的高度贊揚,亦引起了日本一小部分讀者的不滿,更有甚者發(fā)出言論:村上此舉是為討好中國獲諾獎而為。今年正是南京大屠殺事件80周年,而對出生于戰(zhàn)后、未曾親歷戰(zhàn)爭的村上
[Abstract]:On February 24th 2017, the famous Japanese writer Haruki Murakami's new book, "the Chief of the Knights of assassination," was released in Japan, which should live up to expectations. Only three days after being published in Japan, 478,000 books have been sold in Japan, revealing the author's correct historical cognition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on the war. However, although the book has written about the Nanjing Massacre, it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by Chinese readers. It has also aroused the dissatisfac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Japanese readers, and has even made remarks: Murakami's move is to please China to win the Nobel Prize. This year is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to Murakami, who was born after the war and who has not personally experienced the war, this year is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分類號】:I313.07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小小;;在充滿想象力的文字里 村上春樹和杜拉[J];書城;2000年12期
2 林少華;;中國人眼里的村上春樹[J];對外大傳播;2001年11期
3 吳世娟;虛構(gòu)的真實和真實的虛構(gòu)——淺論村上春樹《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藝術(shù)境界[J];美與時代;2005年06期
4 朱志玲;村上春樹的救贖[J];樂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8期
5 朱穎;試論翻譯對村上春樹創(chuàng)作的影響[J];紹興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2005年01期
6 張卉;;淺析村上春樹小說中的“孤獨”[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S1期
7 楊漾;;聽,寂寞在唱著飛翔的歌——愛上村上春樹與他的書[J];出版廣角;2007年02期
8 朱道衛(wèi);;中國大陸村上春樹研究述評[J];長江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6期
9 武文英;;村上春樹《舞!舞!舞!》的對話藝術(shù)[J];文學(xué)教育(上);2008年07期
10 耿海霞;;近十年來中國對村上春樹作品的研究述略[J];河南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林少華;;村上春樹在中國——全球化和本土化進程中的村上春樹[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大眾文化在亞洲:全球化、區(qū)域化和本土化”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張昊;;我國的村上春樹研究現(xiàn)狀述評[A];日語教學(xué)與日本研究——中國日語教學(xué)研究會江蘇分會2013年刊[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四川外語學(xué)院日語系教授 四川外語學(xué)院日本學(xué)研究所所長 楊偉;用身體來閱讀村上春樹[N];中國國門時報;2009年
2 本報特約記者 戴錚;村上春樹問答:挖掘地下二層的故事[N];中華讀書報;2013年
3 劉巽達;從村上春樹沒獲諾獎?wù)f起[N];光明日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嚴葭琪;村上春樹能否破除“魔咒”?[N];華夏時報;2013年
5 本報特約記者 戴錚;村上春樹親譯芒羅作品[N];中華讀書報;2013年
6 湯禎兆;村上春樹的“殘務(wù)整理”之作[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4年
7 記者 姜瀟 王賢;被稱“最悲壯”,,村上春樹6次落選[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8 謝貍/編譯;村上春樹,想像世界的探險家[N];社會科學(xué)報;2005年
9 李德純;日本后現(xiàn)代主義代表作家村上春樹[N];中華讀書報;2001年
10 邱華棟;一流和二流的村上春樹[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楊炳菁;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村上春樹[D];吉林大學(xué);2009年
2 張昕宇;從“日本”的歷史文脈中閱讀村上春樹[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7年
3 張敏生;時空匣子[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4 尚一鷗;村上春樹小說藝術(sh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敏;村上春樹作品在中國大陸的暢銷現(xiàn)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李果;村上春樹青春小說中的心靈困境問題及療愈色彩[D];暨南大學(xué);2012年
3 紀(jì)瞳瞳;從《1Q84》看村上春樹的“身體”化寫作[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4 郭偉;論村上春樹的《1Q84》[D];哈爾濱理工大學(xué);2014年
5 崔美艷;莫言《蛙》與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的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5年
6 郭亞坤;他者“鏡像”中的自我探尋[D];寧夏大學(xué);2015年
7 王瑩;村上春樹小說指標(biāo)比喻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15年
8 鄭玲;村上春樹歷史記憶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15年
9 馬麗;論村上春樹短篇的小說創(chuàng)作[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5年
10 黃晶晶;試論村上春樹作品中的音樂作用[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5年
本文編號:1532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53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