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沒落與帝國的繁盛——《妻子與女兒》中的知識權(quán)力博弈
本文關(guān)鍵詞:詩的沒落與帝國的繁盛——《妻子與女兒》中的知識權(quán)力博弈 出處:《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蓋斯凱爾 妻子與女兒 博弈 知識生產(chǎn)模式 帝國秩序
【摘要】:《妻子與女兒》是伊麗莎白·蓋斯凱爾的最后一部小說,作品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代性變革引發(fā)評論界各種解讀,但對其理解仍受困于陳舊的方法。實際上,蓋斯凱爾講述的現(xiàn)代性變革的本質(zhì)是印刷術(shù)與書籍普及影響下產(chǎn)生的兩種知識生產(chǎn)體系的博弈,即浪漫型的知識生產(chǎn)與反浪漫型的知識生產(chǎn)之間的博弈。其中,浪漫型的知識生產(chǎn)以詩化表達(dá)、秘密與隱私敘事傳達(dá)出一種具有顛覆性的個人主義訴求,它嚴(yán)重破壞了事物秩序和社會合法性,成為作者批判的對象;而反浪漫型的知識生產(chǎn)則以帝國的科考-殖民語匯、家政的法律與賬簿敘事等知識論述建構(gòu)出一種代表公共精神興起的譜系學(xué),它最終指向帝國秩序的鞏固與認(rèn)同。小說呈現(xiàn)的知識權(quán)力博弈是歷史的文本投射,小說本身反過來又參與了帝國的觀念構(gòu)成。
[Abstract]:< > is his wife and daughter, Elizabeth Gaskell's last novel,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works presented by the critics by all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but their understanding is still trapped in the old way. In fact, the essence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game is Gaskell about two kind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system of printing books and popula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hat is, between the romantic typ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the anti romantic game. Among them, the romantic typ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poetic expression, secrets and privacy narrative conveys a subversive individualism appeal, which seriously damaged the order of things and social legitimacy, became the object of criticism and author; the anti romantic typ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colonial empire expedition - vocabulary, domestic law and other knowledge to construct narrative books about the rise of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ublic spirit of the genealogy, it eventually Pointing to the consolid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erial order. The game of knowledge power presented in the novel is a historical projection of the text, which in turn is involved in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the Empire.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I561.074
【正文快照】: 0.引言《妻子與女兒》(Wives and Daughters)是伊麗莎白·蓋斯凱爾(Elizabeth Cleghorn Gas-kell)的最后一部作品。自1866問世以來,作品一直被視作蓋斯凱爾創(chuàng)作的巔峰,《牛津英國文學(xué)詞典》評論道:“《妻子與女兒》是一部壯闊的、甚至豐贍的長篇小說,慷慨地提供了極具可讀性的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芳;;蓋斯凱爾小說中的曼徹斯特工業(yè)化風(fēng)貌[J];學(xué)術(shù)交流;2014年04期
2 陳禮珍;;出版形式與講述模式的錯位——論蓋斯凱爾的《克蘭福德鎮(zhèn)》[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11年11期
3 吳慶宏;;女性與慈善——解析蓋斯凱爾工業(yè)小說中的人物塑造[J];河北聯(lián)合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05期
4 寧媛媛;;蓋斯凱爾小說中的單身女性世界解析[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21期
5 陳禮珍;;《北方和南方》的性別政治邏輯:功能性人物與女性發(fā)展空間的生成[J];國外文學(xué);2012年03期
6 陳禮珍;;《路得》的啟示——反浪漫化潮流與文化秩序重建[J];外國文學(xué);2013年06期
7 陳禮珍;;《克蘭福德鎮(zhèn)》的“雅致經(jīng)濟(jì)”[J];外國文學(xué)評論;2011年01期
8 張釵荷;;從圖示理論的角度解讀《莉比·瑪什一生的三段時間》(英文)[J];語文學(xué)刊(外語教育教學(xué));2012年08期
9 陳禮珍;;社會空間分界的性別政治——《北方和南方》性別力量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陷阱[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11年06期
10 陳禮珍;;建構(gòu)女性烏托邦的困境:《克蘭福德鎮(zhèn)》故事與話語的斷裂[J];外國文學(xué);2011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孫潔云;蓋斯凱爾小說童話模式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韓藝;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蓋斯凱爾小說《妻子與女兒》[D];哈爾濱理工大學(xué);2015年
3 李因;伊麗莎白·蓋斯凱爾小說中人物的兩性越位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4 陳瑩;伊麗莎白·蓋斯凱爾作品中維多利亞紳士形象及其文化內(nèi)涵[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5 方蘭;一個新女性:蓋斯凱爾《南方與北方》中的瑪格麗特[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4年
6 孫彥召;《克蘭福德鎮(zhèn)》的女性主義敘事解讀[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13796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37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