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奴的人生際遇》之黑人母性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一名女奴的人生際遇》之黑人母性分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黑人母性 魅力 張力 黑人種族解放
【摘要】:黑人母性常常是非裔文學探討的話題,極具文化內(nèi)涵。哈麗雅特·雅各布斯自傳中的黑人女性大多具有母親身份,作者對黑人母性的觀照可見其中。本文試從黑人母性的視角出發(fā),分析黑人母親的社會與家庭地位,指出黑人母親雖然社會地位低下,卻充當著不可替代的家庭角色,是奴隸孩子通往自由的引領(lǐng)者,進而分析了黑人母親愛與犧牲并存的母性魅力。黑人母性是超越了傳統(tǒng)母性、超越血緣與種族關(guān)系的母愛,頗具張力。它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芒,引領(lǐng)著黑人種族解放的前行之路。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
【基金】: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美國非裔文學史》翻譯與研究”(13&ZD127) 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K2014046)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哈麗雅特·雅各布斯是早期重要的非裔女作家之一,被譽為“播下當代黑人女權(quán)自傳和黑人文學傳統(tǒng)中女性小說種子的人”。雅各布斯于1813年出生于北卡羅來納州伊登頓的一個黑人家庭,生而為一名奴隸。1861年出版的《一名女奴的人生際遇》是以其在奴隸制度下的悲慘經(jīng)歷為依據(jù),歷時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奐;;尋找母親的花園——《日常用品》中黑人母親形象分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龐好農(nóng);;理查德·賴特筆下黑人母親的“父化”[J];作家;2008年06期
3 馮俠;;成長的引路人 文化的傳承者——評《最藍的眼睛》中黑人母親形象[J];芒種;2013年11期
4 孫媛;;奴隸制藩籬中黑人母親主體性的缺失——評《寵兒》中的黑人母親“塞絲”[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5 吳金蓮;;《寵兒》中的黑人母親形象[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孫媛;;精神荒原中黑人母親主體性的建構(gòu)——評《最藍的眼睛》中的黑人母親麥克蒂爾[J];林區(qū)教學;2008年12期
7 李雪梅;;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母親形象探微[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8 楊海燕;;從塞絲的創(chuàng)傷愈合看母女情誼的重要性[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01期
9 徐志敏;;一位美國黑人母親夢想的破滅與實現(xiàn)[J];山花;2010年20期
10 孫媛;;《最藍的眼睛》:黑人母親自我鏡像的迷誤[J];學術(shù)交流;2012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新烽;南非電影引人矚目[N];人民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念慈;特瑞·麥克米蘭的小說《媽媽》中的黑人母親形象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楊;《寵兒》與《最藍的眼睛》中黑人母親形象的比較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潘倩;不同的經(jīng)歷,,相似的命運[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4 孫媛;莫里森筆下黑人母親的“罪惡”與“偉大”[D];黑龍江大學;2006年
5 張麗霞;迷失 抗爭 引導[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6 楊海燕;莫里森關(guān)于黑人女性創(chuàng)傷恢復的文探索—《寵兒》中受害黑人母親形象的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7 李翠肖;《寵兒》與《仁慈》的母愛主題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240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22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