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教育餐飲文化專題教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餐飲文化專題教學研究
【摘要】:論文以漢語國際教育中餐飲文化專題為研究對象,對幾部常用漢語國際教育教材中涉及餐飲文化的內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教材編寫中餐飲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提出建設性建議;并設計調查問卷,根據(jù)調查結果以及留學生對中國餐飲文化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情況,分析餐飲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綜合前人時賢的觀點提出漢語國際教育中餐飲文化教學應遵循的原則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設計出餐飲文化教學的教學案例一份。論文由五部分組成,在緒論部分,闡述研究的選題緣由、研究目的、相關研究成果綜述及研究方法、研究理論和依據(jù)。第二章通過綜合各家觀點,對餐飲文化與漢語國際教育的關系進行系統(tǒng)闡述。第三章以現(xiàn)行多部漢語國際文化教材為研究對象,對教材中涉及餐飲文化內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中外餐飲文化的異同、對中國餐飲文化內容進行分類、分析目前漢語國際教育中餐飲文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現(xiàn)狀。第三章通過對留學生餐飲文化學習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分析、提出餐飲文化教學的原則、方法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第四章根據(jù)前幾章提出的餐桌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的教學策略,設計出教學案例一份。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 餐飲文化 教學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95.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3
- 第一節(jié) 研究的背景和緣由8-9
- 一、選題背景8
- 二、選題緣由8-9
- 第二節(jié)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9
- 一、研究的目的9
- 二、研究的意義9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及理論依據(jù)9-10
- 一、研究方法9-10
- 二、理論依據(jù)10
- 第四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10-13
- 一、漢語國際教育中涉及餐飲文化知識的教材10-11
- 二、關于研究漢語國際教育餐飲文化教學的論文11-13
- 第一章 漢語國際教育中餐飲文化教學的意義13-16
- 第一節(jié) 有助于語言教學13-14
- 第二節(jié) 有助于文化傳播14-15
- 第三節(jié) 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15-16
- 第二章 餐飲文化與漢語國際教育教材16-33
- 第一節(jié)“中國文化”教材中的餐飲文化內容16-23
- 第二節(jié) 中外飲食文化差異及常見的文化誤解23-30
- 一、飲食觀念的不同23-24
- (一)美味與營養(yǎng)23-24
- (二)用餐時的面子24
- 二、飲食方式的不同24-25
- (一)“共餐制”和“分餐制”24-25
- (二)餐具的選擇不同25
- 三、飲食內容的不同25-28
- (一)飲食結構不同25-26
- (二)對原材料的利用不同26
- (三)節(jié)日食品的不同26-28
- (四)飲品的不同28
- 四、飲食禮儀的不同28-30
- 第三節(jié) 對文化教材中飲食文化內容編寫的建議30-33
- 一、增強跨文化意識,淡化民族中心主義30
- 二、突出實用性原則,堅持精講多練30-31
- 三、符合認知規(guī)律,注重教材編寫科學性31
- 四、內容形式相得益彰,,增強教材趣味性31
- 五、注重內容關聯(lián),加強內容系統(tǒng)性31-32
- 六、明確教學目標,加強教材針對性。32-33
- 第三章 餐飲文化的教學策略33-44
- 第一節(jié) 留學生餐飲文化調查分析33-35
- 一、調查目的33
- 二、調查方式33
- 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33-34
- 四、調查結果分析34-35
- 第二節(jié) 飲食文化教學原則35-38
- 一、客觀性原則35-36
- 二、實用性原則36
- 三、針對性原則36-37
- 四、趣味性原則37
- 五、循序漸進原則37-38
- 六、因材施教原則38
- 第三節(jié) 餐飲文化教學方法38-41
- 二、對比教學法39
- 三、案例教學法39-40
- 四、任務教學法40
- 五、文化實踐法40-41
- 六、文化講座法41
- 第四節(jié) 餐飲文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41-44
- 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求同存異41-42
- 二、教學主次分明,重點突出42-43
- 三、內容由淺到深,入鄉(xiāng)隨俗43-44
- 第四章 餐飲文化教學案例44-46
- 餐飲文化課教學方案44-46
- 結語46-47
- 參考文獻47-50
- 后記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莉;;城市餐飲文化特色與“美食之都”建設探討——以成渝兩市為例[J];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03期
2 劉娟;;文化差異性研究——談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差異[J];價值工程;2012年14期
3 朱晶;孟凡靜;;淺析中西文化差異中的餐飲文化[J];神州;2014年06期
4 張眾;;清代餐飲文化探究[J];蘭臺世界;2014年10期
5 ;打造百年老店品牌 弘揚中華餐飲文化——記衡水市政協(xié)委員,全國連鎖企業(yè)、老北京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良[J];鄉(xiāng)音;2007年08期
6 徐兆淮;;足球盛宴與餐飲文化(外一篇)[J];海燕;2006年12期
7 ;新消費[J];新電視;2007年02期
8 溫仲文;;粵菜餐飲文化在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突破與發(fā)展[J];神州;2012年17期
9 張世昒;餐飲文化對姓氏的影響[J];食品與生活;2004年11期
10 喬幽坤;;神秘的本幫菜館 “福1039”“福1088”[J];華人世界;2007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是亮;;餐飲文化與企業(yè)文化[A];食文化: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005食文化與食品企(產)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季建學;;文化是餐飲企業(yè)競爭力的要素[A];食文化: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005食文化與食品企(產)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黃丹丹;;中外旅游文化差異之餐飲文化[A];翻譯·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4 ;中國當代餐飲文化的鋪路人——陳學智教授[A];飲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C];2007年
5 王淑榮;;餐飲文化是企業(yè)品牌發(fā)展的原動力[A];上海食文化論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6 王賽時;;中國餐飲文化的再思考[A];飲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C];2006年
7 王淑榮;;餐飲文化是企業(yè)品牌發(fā)展的原動力[A];食文化: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005食文化與食品企(產)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趙榮光;;全球化大趨勢下中國餐飲文化的選擇歷程與趨向[A];飲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2期)[C];2005年
9 ;中國京杭大運河餐飲文化論壇在山東濟寧舉行[A];飲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C];2007年
10 支果;張兆偉;;地方菜系商標權保護之我見[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六輯)[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茂釗;貴州評審出餐飲文化大師、名師[N];中國食品報;2008年
2 湖北記者站 程芙蓉 山玉;漢江國際突出“文化大餐”[N];中國旅游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劉圖德;中山餐飲文化需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N];民營經濟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劉圖德 劉艷紅;同是“老店”各具特色[N];民營經濟報;2006年
5 王亞楠;敖其爾:讓民族餐飲文化走向世界[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6 溫永強;省城20家企業(yè)集中展示餐飲文化[N];山西日報;2008年
7 商報記者 劉一博 婁月;首都商界精英探討餐飲“文化興業(yè)”[N];北京商報;2012年
8 記者 張朝輝;直隸餐飲文化博物館項目奠基[N];保定日報;2012年
9 記者 卞寧;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餐飲文化名城[N];保定日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吳曉 毛志鵬;擦亮餐飲文化品牌[N];經理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文竹;基于上海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餐具設計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包登玉;[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6年
3 蔣瑞涵;漢語國際教育餐飲文化專題教學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6年
4 史映蕊;藏族餐飲文化的都市化發(fā)展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唐彬;漢語餐飲語匯英譯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尤春艷;在中國餐飲文化影響下的西餐廳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98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99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