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語用標記語語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英漢語用標記語語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摘要】:英漢語用標記語存在語法化現(xiàn)象,借助認知語言學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有關隱喻的理論以及語言具有主觀性的特點,對英漢語用標記語語法化模式的一致性進行研究,并通過英漢語料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語言語用標記語的語法化語義遷移模式不僅存在一致性,而且它們的語法化強弱程度與句法位置有關。具體表現(xiàn)在英漢語用標記語的語法化過程就是隱喻化過程,且由于句法位置不同,產(chǎn)生隱喻義的程度具有差異性。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語用標記語 語法化 隱喻 主觀化
【分類號】:H146;H3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英語話語標記語的研究呈現(xiàn)多樣化態(tài)勢,一般有三種不同的研究視角:句法-語用、語義-語用和認知-語用。話語標記語的功能主要是語用的,而不是句法的和語義的[1]。Traugott等學者通過歷時研究,從語法化視角分析了大量的短語話語標記語,如“I think,mind you,ifyou please”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朝奮;《虛化論》評介[J];國外語言學;1994年04期
2 沈家煊;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J];當代語言學;1998年03期
3 王寅,嚴辰松;語法化的特征、動因和機制——認知語言學視野中的語法化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魏在江;;隱喻的主觀性與主觀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年04期
6 董秀芳;;詞匯化與話語標記的形成[J];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01期
7 韓琴;;論語法化與句法上左輕右重原則的互動——從《A and B語法化研究》談起[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4期
9 徐盛桓;A and B語法化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01期
10 吳福祥;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巖;;先秦時期表結果“所以”的虛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2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李艷;;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級轉移規(guī)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袁周敏;方宗祥;;“都是……惹的禍”構式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羅主賓;;現(xiàn)代漢語“以A為B”凝固結構語義的認知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高玲玲;張明;;語法化動因的再認識[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7 孟曉慧;;“非!闭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楊淑華;;論辯論中的話語標記語的功能與作用[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王祥榮;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權循蓮;田德蓓;;概念隱喻視角下漢語古詩意象的英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杰;郭九林;;從認知角度談文化負載詞在翻譯中的功能對等[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娟;;從關聯(lián)理論角度探討話語標記語well的語用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葉文曦;;語義對立和語義同一[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春華;;新詞語構造的合作機制[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靜;;換言連接成分類型及其語篇特點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魯素霞;;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劉菲露;;“總之”的語義和語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劉稟誠;;“我A我B(我C/我D)”標題格式[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鄧兆紅;;英漢指示代詞“的”與“that”的語法化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郭愛萍;明喻和隱喻的心理語言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春蘭;《訓世評話》語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谷峰;先秦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李青;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文平;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桂陽;現(xiàn)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顧倩;現(xiàn)代漢語否定副詞“不”“沒(沒有)”“別”的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韋寧杰;插入語的主觀性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張麗萍;“不要太”結構的語法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劉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關變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銘;關聯(lián)推理中的話語標記語的語用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鑄劍;;合法婚姻[J];當代(長篇小說選刊);2004年06期
3 張伯江;認識觀的語法表現(xiàn)[J];國外語言學;1997年02期
4 G.Andersen ,許家金;《語用標記和社會語言學變異》述評[J];當代語言學;2004年03期
5 吳福祥;漢語體標記“了、著”為什么不能強制性使用[J];當代語言學;2005年03期
6 沈家煊;語用法的語法化[J];福建外語;1998年02期
7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述[J];古漢語研究;1990年02期
8 張旺熹;漢語介詞衍生的語義機制[J];漢語學習;2004年01期
9 李宗江;說“完了”[J];漢語學習;2004年05期
10 曾立英;“我看”與“你看”的主觀化[J];漢語學習;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倪傳斌,劉治;標記語的英譯原則及實例分析[J];上?萍挤g;1998年02期
2 李鳳;;語篇標記語在英文寫作中的使用[J];新余高專學報;2008年03期
3 吳格奇;潘春雷;;漢語學術論文中作者立場標記語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3期
4 項真珍;;話語標記語的句法特點及語用功能——關于闡述性標記語及接收性標記語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22期
5 賈貽東;;同位標記語研究管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苗寧;杜冰研;;對比性標記語的研究狀況綜述[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7年10期
7 吳格奇;;英漢研究論文結論部分作者立場標記語對比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8 劉明;;英漢過渡標記語的異同——以小說語篇為例[J];宜賓學院學報;2014年07期
9 苗寧;馬建華;;對比性標記語的關聯(lián)—認知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徐宏亮;;英語學術論文中作者立場標記語的類型與功能[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淑珍;;填充標記語語用習得與失誤[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一輯)[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韓戈玲;語用標記語:雙邊最佳交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2 王麗;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中語用標記語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潛波;中英文對話中弱化標記語的對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2 何莎;跨領域英漢學術語篇作者立場標記語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翟維苓;測試環(huán)境下中國英語學習者口頭評論中標記語使用特征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4 馬婷婷;漢語文化標記語的語用功能分析及其學習調(diào)查[D];浙江大學;2011年
5 莊凱麗;漢語教學類期刊論文立場標記語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6 張婉;漢語語用標記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雪;中國學術語篇中立場標記語使用特征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王洪磊;“就是”的語用標記語功能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9 姚玉林;元語言否定的否定標記語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10 宋巖;中國英語學習者對比性標記語使用的類典型性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9305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93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