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視閾下的翻譯敘事建構研究——訪談著名翻譯理論家Mona Baker教授
本文關鍵詞:社會學視閾下的翻譯敘事建構研究——訪談著名翻譯理論家Mona Baker教授
更多相關文章: 翻譯敘事 敘事建構 翻譯的社會性 Mona Baker
【摘要】:國際著名翻譯理論家Mona Baker教授強調翻譯敘事也同其它敘事一樣,不僅描述現實,還建構現實。指出翻譯不僅僅是工具,還是使社會、政治運動得以發(fā)生的那個進程本身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創(chuàng)造政治,有時也引發(fā)沖突。在此次訪談中,Baker從不同的側面和視角論證上述觀點,闡釋翻譯敘事的社會性,其中也包括如何用語料庫研究人文學科的基本概念在不同時空由于翻譯而產生的變化,對國內相關研究會有啟迪作用。Juliane House教授在接受采訪時也對語料庫應用發(fā)表了看法,故將House的觀點附后,供讀者參考。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
【關鍵詞】: 翻譯敘事 敘事建構 翻譯的社會性 Mona Baker
【基金】:趙文靜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編號:11BWW013)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由河南師范大學與國際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學題發(fā)言。加上國內的七位知名學者,一共做了11場會(IATIS)聯(lián)合舉辦的翻譯學國際高端論壇“口筆主題發(fā)言,針對口筆譯的社會性從諸多視角展開研譯的社會性”(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as Social 究,展現了翻譯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學者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扈明麗,許明武;國外翻譯理論介紹[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謝云才;俄蘇翻譯理論發(fā)展百年歷程回眸[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陳浪;更新觀念 銳意創(chuàng)新——“2003年武漢·全國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研討會”綜述[J];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04期
4 崔永祿;翻譯理論教學與研究中的開放態(tài)勢[J];中國翻譯;2003年03期
5 呂俊;翻譯理論的功能——兼析否認理論的傾向[J];上?萍挤g;2003年01期
6 曾利沙;翻譯實踐的社會性與翻譯理論的成型性[J];上?萍挤g;2003年04期
7 韓子滿;對翻譯理論的偏見[J];上?萍挤g;2003年04期
8 王正仁;翻譯理論的新探索——評《高健翻譯研究》[J];運城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井煥茹;我國自成體系的翻譯理論系統(tǒng)[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10 林克難;“喜新”不必“厭舊”——試評翻譯理論學習中的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J];上海翻譯;2005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晉;;我對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相結合的一些認識和體會[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譯理論與譯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張志;;淺談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田媛;;從功能目的翻譯理論看譯員的知識儲備[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朱麗萍;;中國近代翻譯理論發(fā)展問題及對策探討[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6 冉愛華;;淺析翻譯理論在翻譯教學中的作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三輯)[C];2013年
7 楊曉榮;;翻譯協(xié)調論的哲學基礎——兼談中國當代哲學研究對翻譯理論的啟示[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蔣麗娥;彭博;;《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翻譯錯誤歸因探討[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一輯)[C];2013年
9 張紅;;從俄羅斯語言學翻譯理論角度看俄羅斯法律翻譯[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10 張旭;;奈達與紐馬克翻譯理論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玉民;永遠的巴別塔[N];北京日報;2003年
2 鄭輝;“信、達、雅”與翻譯理論[N];福建日報;2003年
3 賀愛軍;翻譯理論與實踐[N];文藝報;2005年
4 許鈞,,南京大學教授、博導,華東師范大學紫江講座教授;穆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導;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5 廖七一 四川外語學院翻譯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譯研究的學科疆界與方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朱琳;譯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性翻譯理論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2 黃遠鵬;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科學評價探索[D];山東大學;2009年
3 朱健平;翻譯的跨文化解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郭蘭英;“適者生存”:翻譯的生態(tài)學視角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陳歷明;翻譯:作為復調的對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6 屈平;翻譯還原:海德格爾現象學下的翻譯理論[D];河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賓;林語堂翻譯理論及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巧芳;奈達的翻譯理論與林語堂翻譯觀之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徐艷婷;操縱學派翻譯理論的研究和運用[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4 宋瑩;從理論旅行角度看后殖民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流變及其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5 張菁;對翻譯原理的研究和探索[D];太原理工大學;2005年
6 索朗次仁;基于新發(fā)現的古藏文寫本探究藏族古代翻譯理論《聲明要領二卷》[D];西藏大學;2013年
7 郝璇;高健翻譯理論探微[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8 黃春梅;林語堂:辨證主義翻譯理論家和實踐家[D];廈門大學;2006年
9 劉迎姣;隱喻式翻譯理論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馮欣;俄羅斯翻譯理論史及其影響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21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92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