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溪州銅柱銘文中“間隙”考辨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09:21

  本文關鍵詞:溪州銅柱銘文中“間隙”考辨


  更多相關文章: 溪州銅柱 銘文 “間隙” 考辨


【摘要】:溪州銅柱銘文不僅是溪州之戰(zhàn)的歷史見證,而且是研究古代湘西歷史、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的重要史料。由于過去的研究多局限于楚國與溪州之間的矛盾沖突,受制于華夏文化中心論的偏見,對溪州銅柱銘文研究很難有新突破。即便是研究成果相對豐富的字詞勘誤辨析,也難免出現(xiàn)偏頗。將溪州銅柱銘文置于五代十國的歷史大背景下進行研究時,結果發(fā)現(xiàn)銘文中的"間隙"并不是"隔閡"或者"鉆空子"之意,而是指"后蜀政權"。這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僅事關溪州之戰(zhàn)原因的分析,而且還有助于對溪州銅柱銘文所隱含價值的揭示,進而對其所反映的歷史真實進行復原。
【作者單位】: 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吉首大學師范學院;
【關鍵詞】溪州銅柱 銘文 “間隙” 考辨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發(fā)現(xiàn)永順土司金石文獻的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3BZS03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明清時期湖廣土司的歷史民族學研究”(項目編號:12YJA85001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項目“明清帝國的建構與西南土著社會演變”(項目編號:11240-319101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2;K877.2
【正文快照】: 溪州銅柱銘文1由天福五年(940年)原刻文字和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加刻文字所組成,共計2614字,其內(nèi)容主要記錄了溪州之戰(zhàn)的原因、經(jīng)過及結果。溪州銅柱豎立之后,《新五代史》、《舊五代史》、《永順府志》、《辰州府志》等正史、地方志,對銘文內(nèi)容進行轉錄或者摘抄,然而由于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愛華;;千載黃粱夢,悠悠文士心——從“黃粱夢”故事看封建時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2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4 胡蓮玉;從《明悟禪師趕五戒》對《五戒禪師私紅蓮記》的改寫論馮夢龍的藝術成就[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5 吳海濤;北宋時期汴河的歷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6 張金銑;南漢史料史籍述評[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7 張光輝;明代的首犯與從犯[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8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9 吳曉萍;略論地緣政治與北宋外交[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沈晉賢;從巫祝用“土”到以“土”為藥論——兼論馬王堆醫(yī)書巫祝用土[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凱;;御正與納言——兼論中書門下體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劉珊珊;;北宋城市演進中的經(jīng)濟影響[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3 劉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種類、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4 李凇;;跨過“虎溪”——從明憲宗《一團和氣圖》看中國宗教藝術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張勁松;;陳崇與東佳書堂關系的再認識——基于譜牒與地方志的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姜鵬;;宋初文治導向與經(jīng)筵緣起[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7 胡曉明;;西晉后期嗣君之爭考論[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杜林淵;張小兵;;北宋時期陜北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楊森;;民間所謂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獻中的“燕脂表玉”[A];“絲綢之路與龜茲中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吳海波;;清代私鹽立法問題探析[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五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武波;元代法律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獻辨?zhèn)螌W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軼芳;葉夢得及其詞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彭慧蓉;中國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李桂峰;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理論品質與現(xiàn)代轉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方浩然;韓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劉昌頂;以人為本的哲學視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宋浩;論岳飛歷史地位的變遷[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魏姍;晚唐“二曹”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家森;;溪州銅柱樹立與遷徙考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2 張雄;讀彭武—《湘西溪州銅柱與土家族歷史源流》[J];廣西民族研究;1991年04期

3 龍海清;;湘西溪州銅柱與盤瓠文化[J];民族文學研究;1991年03期

4 麻根生;;溪州銅柱“盤瓠遺風”考辨[J];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03期

5 雨友;;溪州銅柱話滄桑[J];風景名勝;1994年08期

6 韓祝平;溪州銅柱解謎[J];民族論壇;2003年05期

7 維山;《溪州銅柱及其銘文考辨》出版[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8 付艷麗;;“溪州銅柱”銘文補正及考釋[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9 李文君 ,彭璐;溪州銅柱不是圖騰柱——與龍海清先生商榷[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4年06期

10 解黎晴;;溪州銅柱話滄桑[J];檔案時空(史料版);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本報記者 韓祝平;溪州銅柱解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2 解黎晴;溪州銅柱話滄桑[N];中國檔案報;2005年

3 特約記者 符云亮;剛柔相濟芙蓉鎮(zhèn)[N];中國民族報;2004年

4 湖南省永順縣委書記 孫劍霖;突出發(fā)展綠色人文產(chǎn)業(yè)[N];農(nóng)民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金庭;守護民族的心靈[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808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808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92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