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方言臺山話語音特征的實驗語音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06:02
本文關鍵詞:粵方言臺山話語音特征的實驗語音學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實驗語音學的方法研究臺山話輔音、元音、聲調的語音特征。全文由六部分組成。第一章緒論介紹了臺山話的基本特征、研究現狀,簡單說明了實驗過程和方法。第二章研究輔音的語音特征,主要通過分析語圖、計算時長、觀察過渡音征和音軌方程等研究發(fā)音方法和發(fā)音部位。第三章研究元音的語音特征,通過元音聲學圖、共振峰走勢圖、時長比例等分析臺山話元音的音值、發(fā)音過程的動態(tài)變化、元音音質受協(xié)同發(fā)音的影響。第四章研究聲調的語音特征,從中古聲調來源分析古今音的演變規(guī)律,通過音高曲線圖分析聲調的音高特征。第五章對臺山話形態(tài)變調進行專題研究,分析各變調的中古調類來源,總結變調種類,研究調型、詞性、使用頻率等因素對變調調型、時長的影響,并通過聽辨實驗研究變調中起辨義作用的因素。第六章總結了本文的主要論點及尚待解決的問題。通過上述研究,聯系以往研究中提及的語音特點,重新整理和歸納臺山話音系。
【關鍵詞】:臺山話 實驗語音學 語音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7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1 緒論11-19
- 1.1 臺山話基本特征11-12
- 1.2 臺山話研究現狀12-14
- 1.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14-15
- 1.4 實驗過程及發(fā)音人情況15-19
- 2 臺山話輔音的語音特征19-40
- 2.1 VOT時長與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的關系21-24
- 2.2 鼻音m-、n-、?-的塞音成分24-31
- 2.3 過渡音征和音軌方程31-36
- 2.4 j/z、w/v音質討論36-38
- 2.5 小結38-40
- 3 臺山話元音的語音特征40-94
- 3.1 單元音聲學分析40-45
- 3.2 復合元音聲學分析45-69
- 3.3 輔音韻尾元音聲學分析69-91
- 3.4 小結91-94
- 4 臺山話聲調的語音分析94-107
- 4.1 臺山話聲調系統(tǒng)94-106
- 4.2 小結106-107
- 5 臺山話形態(tài)變調的實驗語音學研究107-119
- 5.1 以往臺山話形態(tài)變調研究107-108
- 5.2 錄音實驗設計及數據提取108-109
- 5.3 臺山話形態(tài)變調分析109-115
- 5.4 形態(tài)變調的聽辨實驗115-117
- 5.5 小結117-119
- 6 結語119-125
- 6.1 結論119-122
- 6.2 不足之處及尚未解決的問題122-125
- 注釋125-126
- 參考文獻126-129
- 附錄129-146
- 附錄一:調查錄音字表129-141
- 附錄二:形態(tài)變調錄音詞表及聲調記錄141-146
-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清單146-147
- 后記147-1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悟云;;吳語的語音特征[J];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2 張家,
本文編號:841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4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