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條件句違實義的可及因素——一套復合系統(tǒng)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01:23
本文關鍵詞:漢語條件句違實義的可及因素——一套復合系統(tǒng)
更多相關文章: 條件句 違實義 可及因素 復合系統(tǒng)
【摘要】:漢語的違實條件句可以分為語用類、常理類、當下類和過去類四類。而漢語條件句違實義的達成則與五個因素關系密切:(1)百科知識;(2)語境;(3)標示過去時間的詞語;(4)否定;(5)結果小句中的句尾"了"。其中,語境和否定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兩個因素,而百科知識和語境則是達成違實義的最可及因素。此外,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漢語條件句違實義的達成依靠的不是某一個因素,而是幾個因素的組合。組合的模式多種多樣,它們共同構成了漢語條件句違實義達成的"復合系統(tǒng)"。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
【關鍵詞】: 條件句 違實義 可及因素 復合系統(tǒng)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類型學視野中的漢語條件句研究”(項目編號:11YJC740098)資助
【分類號】: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違實條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是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學科的重要研究對象,比如Goodman(1947)就曾指出:“如果我們?nèi)鄙倭藢`實條件句進行解釋的手段,那么我們就不能說哲學科學已經(jīng)完備了。”語言學視角的違實條件句研究大致有心理語言學(如Bloom198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俞鳴蒙;也論“要不是”和“要不”[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麗丹;現(xiàn)代漢語關聯(lián)詞語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肖立成;“另外”的語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祁曼曼;話語標記“要不說”[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4 劉洋帆;“否則”和“要不”的對比研究及對外漢語教學策略[D];吉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40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4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