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漢語語法與詞匯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論漢語語法與詞匯的關系
【摘要】:目前漢語學界一般將語法與詞匯并列,這樣劃分概念在邏輯上是行不通的。漢語語法可以分廣義語法和狹義語法,廣義語法就是語言的規(guī)律,狹義語法是各類各級語言功能要素的組合和聚合規(guī)則。詞匯屬于廣義語法的研究范疇,和狹義語法之間有交叉關系。厘清語法與詞匯的關系可以構建現代漢語教材的科學體系、拓寬詞匯學研究領域,對于其他學科的發(fā)展也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武漢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廣義語法 狹義語法 詞匯 關系 意義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新形勢下國家語言文字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項目編號:10JZD004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現代漢語雙音節(jié)虛詞成詞歷史研究”(項目編號:12YJC740042)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語法和詞匯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學術界對此也不是非常明確,例如目前比較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都是把詞匯和語法并列,胡裕樹[1]和黃伯榮、廖序東[2]的《現代漢語》都是分為緒論、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等6部分,邵敬敏的《現代漢語通論》分為現代漢語概述、語音、漢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仲義;;何以“扭斷語法的脖子”——現代詩語修辭研究之一[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李德鵬;;論漢語的語素就是詞[J];漢語學報;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海燕;;論魯迅散文中的語言變異與翻譯[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廖瑩瑩;馮崢崢;;大學生網名的生成方式及心理透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3 劉賽枚;;試析駱小所主編的《現代漢語引論》(修訂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4 黃明亮;;關于語素和詞劃界問題的再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5 閆偉;;論修辭中詞語超常搭配的方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6 易莉莎;;淺談“的”字短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李祖民;張忠梅;;武昌區(qū)部分店鋪命名淺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8 楊帆;;范曉教授“三個平面”研究概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9 谷悅;;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別+V”與“別+V+了”結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10 胡進;;歧義句的產生原因及其分化方法[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邢富坤;宋柔;;自動詞性標注中語法因素和詞匯因素對英漢語的不同影響[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2 康盛楠;;熱議流行語“給力”[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3 樊立三;亢世勇;王興隆;馬永騰;;語文詞典標注詞性的基本原則[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孫薇薇;;基于語料統(tǒng)計的現代漢語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謝旭慧;;喜劇小品的會話結構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佳;論英漢運動事件表達中“路徑”單位的“空間界態(tài)”概念語義及其句法—語義接口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紅梅;韓國語范圍表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盧建平;基于拓撲學和統(tǒng)計學的無字庫漢字智能造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高蕓;從SDRT的視角探析漢語話語結構的修辭格式[D];西南大學;2011年
5 方清明;現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黃雪霞;新加坡華語詞匯五十年發(fā)展變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志富;現代漢語領屬性偏正結構及其相關句法現象[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樸順姬;現代韓國語被動表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沈世s,
本文編號:8193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1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