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06:35
本文關鍵詞: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
更多相關文章: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 用戶體驗 可用性評價指標 譯員
【摘要】:近年來,計算機輔助翻譯(CAT)技術蓬勃發(fā)展,這一技術在翻譯行業(yè)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以往的機器翻譯不同,CAT技術以人機互動為前提,譯員在機器的輔助下,不僅可以提高翻譯效率,還能完成協同翻譯、項目管理等機器翻譯難以完成的工作。然而,CAT軟件產業(yè)的發(fā)展仍較不成熟,譯員難以選擇合適的軟件,翻譯項目進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軟件不易使用、影響翻譯效率的情況。因此,筆者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以可用性評價指標和用戶體驗要素為理論指導,對CAT軟件的用戶需求展開了調查和研究,以便CAT軟件制造商了解用戶需求,改善產品性能。筆者回顧了CAT軟件、可用性評價指標及用戶體驗要素領域的研究成果,并根據以往的使用經驗和對小部分用戶的訪談所得到的結果設計問卷,進行調研。根據得到的結果,筆者通過回歸分析驗證了滿意度、錯誤率、學習周期及工作效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對CAT軟件使用情況產生影響。此外,建立在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基礎之上,筆者構建了CAT軟件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表現—滿意度”、“設計—效率”、“信息—易用性”三模塊,并以此評價指標體系為原型,嘗試構建了一個可能的評價模型并為其中的各指標確定了權重。本文雖嘗試通過多種方法研究CAT軟件的用戶需求,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調研覆蓋度小、指標的測量方式不完善等,今后的研究可以就上述不足之處不斷改善;當然,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CAT軟件的性能也不斷改良發(fā)展,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和空間非常廣闊。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 用戶體驗 可用性評價指標 譯員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085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1
- 1.1 研究意義9
- 1.2 研究內容及重點9
- 1.3 研究方法9-10
- 1.3.1 問卷調查法10
- 1.3.2 定量分析法10
- 1.4 主要創(chuàng)新點10-11
- 2. 文獻綜述11-16
- 2.1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11-12
- 2.1.1 本文中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的定義11
- 2.1.2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的國內外研究11-12
- 2.2 可用性指標12-13
- 2.2.1 本文中可用性指標的規(guī)定12
- 2.2.2 可用性指標的國內外研究12-13
- 2.3 用戶體驗13-16
- 2.3.1 本文中用戶體驗要素的規(guī)定13-14
- 2.3.2 用戶體驗的國內外研究14-16
- 3. 問卷分析與統(tǒng)計結果16-23
- 3.1 問卷分析16-20
- 3.1.1 問卷概況16-19
- 3.1.2 數據分析19-20
- 3.2 可用性指標對于用戶選擇的影響20-23
- 3.2.1 研究假設20
- 3.2.2 研究設計20
- 3.2.3 模型構建及假設檢驗20-23
- 4.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23-27
- 4.1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23-24
- 4.2 一個可能的評價模型24-27
- 5. 結論27-29
- 參考文獻29-31
- 附錄31-32
本文編號:818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1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