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譯魏爾哈侖《窮人們》的版本問題
本文關鍵詞:戴望舒譯魏爾哈侖《窮人們》的版本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 戴望舒 窮人們 王文彬 華僑日報 版本問題 三卷本 阿索林 中國青年出版社 縮微膠卷 香港大學圖書館
【摘要】:正199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王文彬、金石主編的三卷本《戴望舒全集》詩歌卷和2004年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戴望舒作品集》第四卷,均收入了戴氏翻譯的比利時詩人魏爾哈侖的《窮人們》這首詩,兩書采用的版本相同,詩末注釋亦同,均稱錄自:
【關鍵詞】: 戴望舒;窮人們;王文彬;華僑日報;版本問題;三卷本;阿索林;中國青年出版社;縮微膠卷;香港大學圖書館;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譯文學編年考錄(1896—194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59;I046
【正文快照】: 199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王文彬、金石主編的三卷本《戴望舒全集》詩歌卷和2004年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戴望舒作品集》第四卷,均收人了戴氏翻譯的比利時詩人魏爾哈侖的《窮人們》這首詩,兩書采用的版本相同,詩末注釋亦同,均稱錄自:“《華僑日報·文藝周刊》第六十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文彬;《我用殘損的手掌》:透視戴望舒[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0年01期
2 曹允亮,劉驥鵬;“天”:戴望舒詩歌中的精神家園[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王志明;論戴望舒詩歌的類別及其審美主題——“現(xiàn)代派”詩歌研究之二[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4 劉文;時代的歌者——戴望舒[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胡光付;戴望舒早期詩歌的情感自喻[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6 屈一鋒;淺論戴望舒的“尋夢”意識[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尹銀廷;戴望舒:向往理想境界的歌者[J];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8 閻紹花;論戴望舒詩歌的藝術性[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lián)合學報;2002年04期
9 王鳴劍;“你在我心頭開了煩憂路”——論戴望舒的詩與情愛[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金安利;戴望舒詩歌外來影響的多元性[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胡勝華;;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戴望舒詩歌觀察[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6年
2 王書婷;;在節(jié)奏與意象之間起舞——戴望舒詩風轉(zhuǎn)變的藝術辨析[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呼安泰;;淺談戴望舒的詩歌音樂美[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4 周鋒;;戴望舒詩歌音樂性問題的研究[A];東方叢刊(2004年第4輯 總第五十輯)[C];2004年
5 江錫銓;;無言的心靈際會——讀《晚會》[A];鄭敏詩歌研究論集[C];2011年
6 邵燕祥;;我讀王辛笛[A];看一支蘆葦——辛笛詩歌研究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莫渝(臺灣詩人,,翻譯家);雅姆微笑,戴望舒也微笑[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2 王文彬;戴望舒的一生和他的詩歌成就[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3 馬承鈞;戴望舒與《星座》副刊[N];人民法院報;2005年
4 韓雅;清淡簡潔阿左林[N];中華讀書報;2013年
5 陳旭光;寧靜安詳?shù)纳陝赱N];人民法院報;2003年
6 范方俊;羅大岡與《望舒剪影》[N];光明日報;2005年
7 早報記者 石劍峰;香港的文學記憶[N];東方早報;2010年
8 張學昕;中國詩歌在當代的高度[N];遼寧日報;2008年
9 謝其章;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N];光明日報;2002年
10 陳長林;大師原來重細節(jié)[N];吉林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來彥;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的文化心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沈菲;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與其譯詩的互文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3 侯敏;論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悲情意識[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付海鴻;論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擬女性心理[D];西南大學;2006年
5 丁文霞;戴望舒詩歌意象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6 崔敏;留守與突破:繆斯之魂的艱難求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7 侯婷;戴望舒的詩歌節(jié)奏藝術[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麗娟;文化心態(tài)視域下的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D];寧波大學;2009年
9 姜源傅;戴望舒的詩論[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靜華;戴望舒與中國新詩的現(xiàn)代主義踐行[D];遼寧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16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1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