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學翻譯的主要理論及文化翻譯特征研究
本文關鍵詞:民族文學翻譯的主要理論及文化翻譯特征研究
【摘要】:民族文學翻譯理論興起的基礎是多樣的、復雜的,既有形式主義美學和文學語言哲學和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其不僅包含了美學和文學層面上的形式主義、語言哲學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翻譯理論,又包含了民族學、人類學等跨領域學科研究,此外還有哲學領域的現(xiàn)象學、闡釋學以及現(xiàn)代化理念。對民族文學翻譯可借鑒的主要理論進行闡述,進一步解釋民族文學所體現(xiàn)的翻譯性。
【作者單位】: 寶雞文理學院;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學 翻譯理論 文化翻譯性
【基金】:寶雞文理學院重點課題“翻譯在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中的作用研究”(項目編號:ZK0981)
【分類號】:H059;I046
【正文快照】: 民族文學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一個民族文學的總和,一是指少數民族文學,本文特指少數民族文學。近年來,民族文學翻譯理論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為了讓譯者在微觀翻譯中更好地發(fā)掘所需要的一些因素,韋努蒂(Lawence Venuti)提出了兩種翻譯策略,分別是“歸化”和“異化”策略。多元系統(tǒng)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輕鴻;;民族文學批評的人類學范式[J];民族文學研究;2007年03期
2 ;關于民族文學特點的討論綜述[J];內蒙古社會科學;1985年04期
3 孟克吉雅;再談民族文學的劃分依據[J];內蒙古社會科學;1986年04期
4 王一之;;民族文學翻譯亦應增強精品意識[J];民族文學;2012年12期
5 陳永國;;界限與越界:小民族文學的解域化[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向云駒;;創(chuàng)作主體的個性與文學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當代民族文學發(fā)展理論思考之一[J];民族文學研究;1987年06期
7 劉亞虎;以大視野追尋各民族文學關系史[J];文學評論;1996年05期
8 劉俐俐;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學中的文化身份意識[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9 任一鳴;;翻譯研究視野中的跨民族文學文本[J];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10 朝戈金;;民族文學范疇之我見[J];民族文學研究;1987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明江;“我們強烈感受到民族文學翻譯的使命”[N];文藝報;2009年
2 任范松 朝鮮族;創(chuàng)作、評論、翻譯“三融合”[N];文藝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明江 傅愷(實習);民族文學翻譯:成長中的期待[N];文藝報;2012年
4 鄧楠;科學發(fā)展觀與民族文學建設[N];文藝報;2005年
5 阿不拉提·阿不都拉 (維吾爾族);翻譯充實了我的生活[N];文藝報;2013年
6 鐵來提·易卜拉欣 (維吾爾族);翻譯是心靈之間的溝通[N];文藝報;2013年
7 鐵來提·易卜拉欣 (維吾爾族);新疆多民族文學翻譯工作蓬勃發(fā)展[N];文藝報;2010年
8 斯義寧;體現(xiàn)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N];文學報;2001年
,本文編號:8144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1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