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范疇到假設條件連詞的演變——以“還”“向”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16:38
本文關鍵詞:從時間范疇到假設條件連詞的演變——以“還”“向”為例
【摘要】:文章以"還"、"向"為例,分別考察"持續(xù)義"和"追溯義"的時間范疇向條件范疇的語義演變。在語義演變過程中,兩者既具有時間范疇向條件范疇演變的跨語言反復出現(xiàn)的共性特征;同時由于"輸入端"語義和功能的差異,也導致了在演變過程中各自的差異,并最終導致"輸出端"即條件連詞功能的不同。這個語義演變主要是通過重新分析和擴展這兩個機制而實現(xiàn)的,其動因是基于"不過量原則"(即R原則)推理。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時間范疇 條件連詞 語義演變 還 向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功能-類型學取向的漢語語義演變研究”(14ZDB098)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古漢語連詞研究”(12CYY045) 湖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青年項目(15B147)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時間范疇(temporal)和條件(conditional)關系密切,且存在著派生關系:時間范疇條件連詞,這是一條跨語言反復出現(xiàn)的語義演變路徑(HeineKuteva 2007/2002:293)。Traugott(1985、1989)、段德森(1991)、Hopper and Traugott(1993)、Kortmann(1997)、董秀芳(2000)、藍鷹、洪波(20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于娜;沈莉娜;劉艷艷;;留學生使用假設條件連詞時的回避現(xiàn)象[J];大眾文藝;2010年12期
2 陳麗;梁吉平;;在漢語歷時分析中如何界定無條件連詞[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3 喬妮;;“任憑”語法化的進程研究[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4 蔣冀騁;徐朝紅;;連詞“正使”的產生和發(fā)展[J];漢語學報;2009年03期
5 張睿;;從狀動短語到條件連詞——“只有”語法化的發(fā)展歷程和演化動因[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席嘉;;漢語無條件構式的歷時演化考察[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于娜;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假設和條件連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梁吉平;漢語任何義條件連詞的歷史演變[D];溫州大學;2009年
3 王玉華;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條件關系連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4 高文敏;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的連詞偏誤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32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73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