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全”的雙重句法地位與浮游量化
本文關(guān)鍵詞:漢語“全”的雙重句法地位與浮游量化
【摘要】:本文探討與"全"相關(guān)的三個句法問題:1)"全"的句法地位,2)"全"的句法地位對句法推導(dǎo)的影響,3)漢語"全"、"都"與英語all的浮游量化句法表現(xiàn)。研究發(fā)現(xiàn),"全"具有雙重句法地位:功能中心語Q和論元附加語。不論"全"表現(xiàn)為何種句法地位,它與功能中心語Dist(常實現(xiàn)為"都")都具有緊密的句法關(guān)系。漢語"全"、"都"和英語all在浮游量化方面表現(xiàn)出的句法異同主要原因在于漢語的Dist為強中心語,而英語的Dist則為弱中心語。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
【關(guān)鍵詞】: 全 句法地位 量化詞 浮游量化
【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青年項目“英漢數(shù)量范疇的句法對比研究”(GD11YWW03) 暨南大學“寧靜致遠工程”項目“環(huán)南海周邊國家語言資源庫建設(shè)及語言生態(tài)研究”(15JNLH00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漢語方言數(shù)量范疇的類型學研究”(12YJA74006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1.問題的提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guān)注“全”的句法和語義問題(TomiokaTsai2005;張蕾等2010;周韌2011等)。隨著對“全”的認識不斷加深,與之相關(guān)的語法問題逐漸顯現(xiàn)出來。本文著重探討與“全”相關(guān)的三個句法問題:1)“全”的句法地位,2)“全”的句法地位對句法推導(dǎo)的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敬敏,劉焱;比字句強制性語義要求的句法表現(xiàn)[J];漢語學習;2002年05期
2 劉艷茹;;句法與語義接口研究的現(xiàn)狀與趨勢[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3 王紅旗;;名稱名詞的句法表現(xiàn)[J];對外漢語研究;2005年00期
4 于善志;;最簡方案視角下的不可解特征及其句法操作[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張滟;;話題鏈的句法-話語界面研究——漢語話語導(dǎo)向類型特征的一個表現(xiàn)[J];現(xiàn)代外語;2012年02期
6 周慧先;試析信息焦點及其句法表現(xiàn)手段[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7 劉順;一價名詞及其句法表現(xiàn)形式[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楊永忠;;“的”的句法地位及相關(guān)理論問題[J];漢語學報;2008年03期
9 謝曉明;王宇波;;管控動賓超常搭配的若干句法因素[J];語文研究;2009年02期
10 王玨;漢語生命范疇及其詞匯、詞法、句法表現(xiàn)[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紅旗;;也談類指(提要)[A];高名凱先生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2 高迎澤;張瑾;;命題、語用與動詞句法表現(xiàn)的多樣性[A];2007年全國現(xiàn)代邏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任誠剛;;“脖子在醫(yī)院里”——從一則漢語招牌的英譯失誤淺析英漢語語用功能的差異[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刁世蘭;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羅天華;施格語言的形態(tài)—句法關(guān)聯(lián)[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朱懷;概念整合與漢語非受事賓語句[D];吉林大學;2011年
4 高明樂;題元角色的句法實現(xiàn)[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5 向二蘭;漢英助動詞句法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曹火群;題元角色:句法—語義接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琛欣;《韓非子》工具格的句法表現(xiàn)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2 朱佳蕾;形態(tài)句法界面:漢語動名復(fù)合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韓婷;鋼琴教學中“音樂句法”的培養(yǎng)[D];天津音樂學院;2013年
4 趙國軍;從句法偏移看主觀性對句法的介入[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劉晉;英漢給予類動詞的概念化特點和句法表現(xiàn)[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蕾;“是……的”句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平面的分析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邵靈琳;論漢語“小夸張”[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靜;“V起”的句法、語義及語法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王丁丁;正陽方言語氣詞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10 魯娜;副詞“倒”的多角度考察[D];延邊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00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70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