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三語習得”過程中的干擾因素及對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學藏族學生為例
本文關鍵詞:民族生“三語習得”過程中的干擾因素及對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學藏族學生為例
【摘要】:"三語習得"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并逐漸在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開展。由于中國多種語言并存,其句法句型結構等均具有典型性,在藏族聚居區(qū)尤為突出。在民族地區(qū)三語習得教育實踐中,本文認為三語習得認知能力、漢語言、三語習得與二語習得差異的模糊認識等因素影響民族學生"三語習得"的效果,針對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期提高民族生三語的培養(yǎng)質量。
【作者單位】: 青海民族大學;
【關鍵詞】: 三語習得 藏族學生 干擾因素 對策
【分類號】:H09
【正文快照】: “三語習得”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所謂“三語習得”,即指學習者除母語之外掌握的其它語言的種類數(shù)。現(xiàn)在國際上把“三語習得”的語種范圍擴大到更多語種,語種廣泛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多種語言達到地位上的平等。各國政府都很注重包括少數(shù)民族在內的“三語習得”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索南嘉;青海藏漢雙語教學調研報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春玲;;雙語環(huán)境下的民族語危機及對雙語教學的一點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2 過芒吉;;高等師范院校藏漢雙語數(shù)學教學之管見[J];才智;2014年12期
3 狄國偉;;關于藏族地區(qū)《漢語》教材使用中的幾個問題[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6年03期
4 高美;;從姓氏文化談藏族學生英語學習[J];華章;2013年10期
5 毛多鷺;馬元良;切吉卓瑪;張美玲;;“民考民”師范生物理學習狀況調查及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年08期
6 江平;;對青海省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藏漢雙語生體育教學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18期
7 才果;完果;;青海藏區(qū)藏漢雙語教育發(fā)展與思考[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劉道英;;語言遷移與雙語教學中學生的差異——以青海省剛察縣寄宿學校雙語教學為例[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張發(fā)斌;;對我院藏醫(yī)學大學生實施藏漢雙語教學的必要性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6年06期
10 包正樺;;近三十年來中國藏區(qū)學校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社科縱橫;2013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邱紅祥;青海農牧區(qū)初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劉艷;青海藏漢雙語教育實踐研究[D];青海民族大學;2012年
3 尕桑吉;安多藏區(qū)藏族學生漢語普通話的學習現(xiàn)狀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4 周雅安;青海藏族大學生公民意識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申慈燕;迭部縣雙語教育區(qū)域化分類發(fā)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6 楊娜;藏族大學生藏漢雙語詞匯表征與語義通達的實驗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年
7 付紅霞;提高藏漢雙語教學有效性的行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祝艾麗;雙語教學中小學低年級學生適應性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9 公保;藏族家長漢語語言態(tài)度對其子女學習漢語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10 澤朗準;在力學教學中滲透物理學史的教學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陶偉;謝凝;;國內三語習得研究綜述[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袁慶玲;;三語習得國內外研究綜述[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3 李佳;;國內外三語習得研究述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韓曙花;劉永兵;;西方三語習得研究對我國外語研究的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5 孫瑞霞;劉懋瓊;;構建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三語習得教學體系[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劉璐璐;張海燕;;國內三語教育研究相關文獻綜述[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7 張武江;張卓;;三語習得研究概述[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7期
8 宋啟安;英漢對譯中的否定轉移——糾正翻譯中“第三語”現(xiàn)象探索之一[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9 但紹彬;試論香港語言社會“三語并存”的現(xiàn)實性[J];咸寧師專學報;1997年02期
10 劉韶華;;三語習得機制國內外研究綜述[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香港拼音優(yōu)化教學促進會簡介[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2 白浩波;;少數(shù)民族散雜居地區(qū)“三語”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研究[A];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迭部縣藏族中學 扎西草;論我州推行三語教育的必要性[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5年
2 本報記者 田振山 范緒鋒;“三語”教學:蒙漢英“通吃”[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王家良 潘仲 吳章義;黔東南法院“三語”法官“培育記”[N];法制生活報;2013年
4 洪矯健;淺析如何提高西藏“三語”教學質量[N];山南報(漢);2011年
5 道爾吉帕拉木;三語教學與縮小差異[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3年
6 本報記者 王位;歐盟成員國又陷語言困局[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張時浩;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1年
8 里言;三語對話 溝通無障礙[N];科技日報;2000年
9 ;高麗英:創(chuàng)辦“三語”特色校[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王連杰 張修化 秦 濤;東營用“三語”服務商戶[N];中國工商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付佳佳;三語習得障礙之成因:新疆高中哈族學生英語習得個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武思敏;二語在三語習得中的遷移[D];吉林大學;2004年
3 伍海燕;三語學習中二語遷移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賽娜;教育人類學視野下的內蒙古蒙古族“三語”教育之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5 許昊;影響初級階段德語作為三語習得的學習因素[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黃金子;三語教育背景下的朝鮮族英語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7 梁春霞;英—侗—漢三語教學實驗的個案分析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阿呷熱哈莫;涼山彝族實施三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9 呂新博;中國大學生三語學習者元語言意識實證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迪拉熱·艾則孜;維吾爾族三語者語義表征的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18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1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