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朗讀停頓自然度的感知
本文關鍵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朗讀停頓自然度的感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停頓是測量朗讀韻律的一個重要指標,跟外語口音感知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本研究不僅考察了聽者的語言背景和朗讀者的母語背景對漢語朗讀停頓自然度的影響,也考察了不同線索在漢語朗讀停頓自然度感知中的貢獻。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聽者語言背景對漢語朗讀停頓自然度評分的高低無顯著影響,但是朗讀者母語背景對停頓自然度感知具有顯著影響。停頓自然度可以用來區(qū)分漢語的"外語口音"。(2)聽者的母語背景會影響停頓自然度感知中不同線索權重的設定。無聲段時長可以用來預測漢語母語者對于朗讀停頓自然度的判斷。停頓前音節(jié)延長量、停頓頻率和停頓前后音節(jié)的高音點重置可以預測韓語母語者對漢語朗讀停頓自然度的判斷。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漢語進修學院;
【關鍵詞】: 外語口音 停頓自然度 無聲段 前音節(jié)延長 音高重置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3CYY036)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5WYA008) 北京語言大學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15YJ060003);北京語言大學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16YJ0601)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2A2D113)的資助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朗讀韻律被認為是實現(xiàn)自然流利朗讀的一個必要要素,停頓結構則是測量朗讀韻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Dowhower 1991)。停頓是標志韻律邊界的關鍵成分,其聲學特征主要包括無聲段時長、停頓前延長以及停頓前后的音高變化(李愛軍2002)。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習得研究顯示(Mill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默;;英語母語者的漢語朗讀停頓研究[J];南開語言學刊;2015年02期
2 王蓓,楊玉芳,呂士楠;漢語韻律層級結構邊界的聲學分析[J];聲學學報;2004年01期
3 李愛軍;;普通話對話中韻律特征的聲學表現(xiàn)[J];中國語文;2002年06期
4 王蓓,楊玉芳,呂士楠;漢語語句中重讀音節(jié)音高變化模式研究[J];聲學學報;2002年03期
5 楊玉芳;句法邊界的韻律學表現(xiàn)[J];聲學學報;199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朗讀停頓自然度的感知[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6年03期
2 石鋒;焦雪芬;;普通話命令句語調的時長和音量分析[J];漢語學習;2016年01期
3 田靜;劉藝;;韓國學生漢語陳述句語調的習得分析[J];對外漢語研究;2015年02期
4 王韞佳;丁多永;東孝拓;;不同語調條件下的聲調音高實現(xiàn)[J];聲學學報;2015年06期
5 陳倩;周衛(wèi)京;龔箭;;英漢條件狀語從句韻律結構對比研究[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5年04期
6 陳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韓國女性漢語口語韻律研究[J];南開語言學刊;2015年01期
7 張慶翔;付茜;;基于漢語普通話朗讀語體的無聲段韻律功能分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5年09期
8 陳倩;周衛(wèi)京;龔箭;;英漢讓步狀語從句的韻律特征對比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9 于帆;李u&;;正常和聽障兒童口語敘事中的停頓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5年05期
10 劉藝;;漢語學習者“了_2”陳述句語調音高的習得分析[J];漢語學習;2015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自然口語產出的復雜度、準確度和流利度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5年03期
2 陳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自然口語韻律的發(fā)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3 張延成;徐曉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停延習得策略——以母語為英語的初中級階段的漢語學習者為個案[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3年01期
4 陳默;;美國留學生漢語口語產出的韻律邊界特征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13年01期
5 陳默;;美國留學生漢語口語產出的流利性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02期
6 高瑩;樊宇;;基于語料庫的中美大學生口語敘述中停頓現(xiàn)象比較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陳默;王建勤;;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口語產出韻律邊界特征的個案研究[J];漢語學習;2008年04期
8 陳默;;韓國留學生漢語句子停延習得的實驗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9 姚劍鵬;;自然言語中的語流暫停研究及其認知功用分析[J];國外外語教學;2006年03期
10 陶建華,蔡蓮紅;基于音節(jié)韻律特征分類的漢語語音合成中韻律模型的研究[J];聲學學報;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成星星;陳雋;;漢譯英教學中學生語言自然度提高淺析[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常玉;基于相對量化參考方法的森林自然度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臧顥;森林自然度的計量模型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3 胡麗秋;村級森林干擾對自然度—經(jīng)營度影響及對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吳疆;長株潭地區(qū)森林自然度評價[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年
5 閆志坤;依托承德北溝林場森林公園森林自然度評價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高澤兵;基于RS技術的森林資源動態(tài)變化和近自然度評價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方超;時長修正對口語自然度影響的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3年
8 彭舜磊;秦嶺火地塘林區(qū)森林群落近自然度評價及群落生境圖繪制方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朗讀停頓自然度的感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1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49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