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吾爾語、塔吉克語親屬稱謂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維吾爾語、塔吉克語親屬稱謂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美國人類學家G.P.默多克和Kroeber建立了社會親屬關系結構類型的理論體系,依照這個體系考察中國維吾爾族和塔吉克族的親屬稱謂系統(tǒng),通過統(tǒng)計分析和對比,發(fā)現(xiàn)在維吾爾語和塔吉克語的核心親屬稱謂詞充分體現(xiàn)了兩個民族在傳統(tǒng)社會生活中的生活模式和特點;從討論中也能看到,居住在相近地域的兩個民族,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模式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甚至相同。同時,伊斯蘭文化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影響,更是讓兩個民族的稱謂特點有了很多的相似。
【作者單位】: 新疆工程學院語言系;新疆財經大學中國語言學院;
【關鍵詞】: 維吾爾語 塔吉克語 親屬稱謂 對比
【基金】:中央高校專項資金課題“生態(tài)語言學視閾下中國塔吉克族語言教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研究”(Z2014039) 國家民委項目“城鎮(zhèn)化進程中少數(shù)民族聚居特性及融合機制研究——以烏魯木齊為例”(2014-GM-079)
【分類號】:H215;H241
【正文快照】: 親屬稱謂是具有血緣和婚姻關系的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親屬稱謂伴隨著人類家庭的形成而出現(xiàn),隨著社會發(fā)展及與其相適應的親屬制度演變而變化,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的語言文化之中。親屬稱謂的研究是美國人類學家L.H.摩爾根開創(chuàng)的。他建立了以親屬制度追溯家庭形式的理論和方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圣敏;環(huán)境與家族:塔吉克人文化的特點[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丁石慶;達斡爾族親屬稱謂的文化透視[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8年01期
3 孫巋;試論維吾爾族親屬稱謂的特點[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孫衍峰;;越南越族親屬稱謂的類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5 孫巋;維吾爾族親屬稱謂制的類型[J];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6 方曉華;論維吾爾族的家庭及其變遷[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鄒中正,秦偉;漢族和藏族親屬稱謂的比較研究[J];西藏研究;2002年03期
8 華錦木,古麗鮮;淺析維吾爾族親屬稱謂中的地域性差異[J];語言與翻譯;1998年01期
9 沙吾提·帕萬;;試論親屬稱謂之“文化差異”——英、漢、維親屬稱謂對比[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姚衛(wèi)坤;;散雜居塔吉克族婚姻觀念及形式變遷[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雪梅;;論中日血緣親屬稱謂語差異成因及其翻譯[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2 楊婧;阿斯買·尼亞孜;;新疆塔吉克族受眾接觸新聞媒介情況分析[J];當代傳播;2007年03期
3 邵方;西夏服制與親屬等級制度研究[J];法學評論;2004年03期
4 周運明;天津方言的親屬稱謂[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5 劉明;米揚;;帕米爾高原塔吉克民歌傳承與保護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6 駱明弟;;漢語親屬稱謂之文化性初探[J];貴州文史叢刊;2008年04期
7 張海水;胡瑞文;;擴招以來普通高校工學本?平逃l(fā)展問題研究——基于人才市場的視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8 李技文;;西部民族地區(qū)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實踐與對策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9 陸自榮;徐金燕;;外來務工人員參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J];東疆學刊;2014年02期
10 石開忠;;從“五普”到“六普”看貴州省各民族人口數(shù)量變化及原因[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林;;從幾組親屬稱謂詞淺析古代特殊的婚姻制度[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2 于鳳靜;白潤生;;城市傳播的新視點: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shù)民族與大眾傳播[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2)——可溝通城市:理論建構與中國實踐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又珍;現(xiàn)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武曉麗;漢語核心詞“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姜南;云南諸葛亮南征傳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吐爾地·卡尤木;維村社會的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嚴苡丹;《紅樓夢》親屬稱謂語的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丁石慶;雙語族群語言文化的調適與重構[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7 特木爾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8 張繼軍;先秦道德變遷論[D];黑龍江大學;2006年
9 戴曉雪;漢語稱呼中的“代位”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10 孫衍峰;越語人際稱謂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燕芳;《兒女英雄傳》親屬稱謂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鄭宜兵;現(xiàn)代漢語中親屬稱謂詞泛化的影響因素和語用功能[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華穎;《鏡花緣》稱謂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于穎;基于歐美留學生的漢語稱謂語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金芳;現(xiàn)當代散文中男女作家詞語運用的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王文亭;不完整的倒置[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熱米娜·穆合塔爾;塔吉克族肖公巴哈爾節(jié)的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劉濤;塔吉克族婚俗儀式音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吳芳;湖南省湘鄉(xiāng)市金石鎮(zhèn)親屬稱謂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莉;維吾爾族傳統(tǒng)家庭倫理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環(huán);文化差異與親屬稱謂翻譯[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2年03期
2 潘明霞;英漢親屬稱謂對比[J];巢湖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張麗華,羅毅;英、漢親屬稱謂的深層文化內涵比較[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夏孝才;親屬關系詞中的文化差異[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5 黃健紅;淺談中越稱謂語使用共性[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6 黃健秦;;二維語用框架下的稱呼語序列——“表敬準則”與“示近準則”的競爭和互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徐丹;英漢親屬稱謂語差異及其互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1年03期
8 艾尼瓦爾·艾合買提江;談維吾爾語喀什話的親屬稱謂特點[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路東平;親屬稱謂的翻譯與語用學[J];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10 杜玉亭;基諾族親屬制比勘摩爾根圖式芻論——兼談馬、恩著作有關親屬制問題[J];民族研究;1981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士云;漢語親屬稱謂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2 王琪;上古漢語稱謂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寶金;論漢語親屬稱謂的特征及其社會歷史文化背景[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黃永華;;從親屬稱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前沿;2006年07期
3 張鐘月;;漢英親屬稱謂之小議[J];宿州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盧慧;;俄漢親屬稱謂跨文化對比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5 馬正義;;漢英親屬稱謂的差異及其翻譯[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6 穆瑞新;吳曉紅;;大學生親屬稱謂認知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以青海民族大學為例[J];職業(yè)時空;2011年05期
7 魏穎瑩;;從中日兩語親屬稱謂的外化異同看兩國“家”文化[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王耀;;母權制時期女性文化解說——以親屬稱謂研究為中心[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王可賓;原始婚姻初探——鄂溫克親屬稱謂比較研究[J];史學集刊;1983年03期
10 劉伯鑒;關于古漢語中早期親屬稱謂“私”的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偉;;布依族親屬稱謂[A];布依學研究(之四)——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次年會暨第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2 肖家成;;景頗族的親屬稱謂與婚姻制度[A];民族學研究第五輯[C];1983年
3 王文藝;;小范圍通婚與親屬稱謂問題——以長順縣擺塘鄉(xiāng)翁村為例[A];布依學研究(之六)——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年會暨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4 趙茗羊;;從英漢親屬稱謂詞語的差異看英漢對親屬關系認知的差異[A];語言文字法制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第七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慧琴;;試論貴州苗族的親屬制度[A];民族學研究第七輯——中國民族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4年
6 朱Z瀂,
本文編號:4821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48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