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位對比的失語癥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特征及其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0 15:12
本文關鍵詞:基于音位對比的失語癥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特征及其干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失語癥會造成患者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交流。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失語癥患者常表現(xiàn)出音位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障礙,然而康復工作者們對此關注度不足,同時此方面的研究也不夠系統(tǒng)、深入。本研究著眼于失語癥患者的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能力,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運用實驗研究法等手段對失語癥患者進行特征分析,并將研究初步結果運用于臨床實踐中。具體研究如下:1.失語癥患者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特征研究對20名失語癥患者進行聽覺識別測試來探究其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特征,結果如下:(1)70%的失語癥患者存在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障礙,患者聽覺識別平均分為70.79%,標準差為13.61%;(2)對失語癥患者而言,三類音位對由易到難表現(xiàn)為:韻母保留程度最好,聲母次之,聲調損傷最嚴重;(3)聽理解較好組的聽覺識別成績極顯著的優(yōu)于聽理解不好組(p0.01)。2.失語癥患者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產(chǎn)生特征研究對20名失語癥患者進行構音語音、語音復述、語音切換測試來探究其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產(chǎn)生特征,結果如下:(1)70%以上的失語癥患者存在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產(chǎn)生障礙;颊邩嬕粽Z音平均分為68.06%,標準差為26.24%;患者語音復述平均分為52.78%,標準差為22.01%;患者語音切換平均分為50.76%,標準差為27.42%;(2)在3項測試中對失語癥患者而言,三類音位對由易到難表現(xiàn)為:聲調保留程度最好,韻母次之,聲母損傷最嚴重;(3)在3項測試中,語言相對保留組的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產(chǎn)生成績均顯著的高于語言損傷組(p0.05)。3.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產(chǎn)生比較及與語言的關系研究對20名失語癥患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聽理解(聽辨認)、口語復述兩項語言能力測試,并對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產(chǎn)生與語言的關系進行研究,結果如下:(1)聽覺識別成績與三項語音產(chǎn)生成績均呈中度相關關系;(2)聽覺識別與聽辨認成績呈中度相關關系,語音復述與口語復述成績也呈中度相關關系,上述結果提示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產(chǎn)生與語言能力有著一定聯(lián)系,這也體現(xiàn)了音位對比康復模式的價值與意義。4.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的干預研究結合前文的研究結果,提出適用于失語癥患者的干預策略,并對發(fā)病1年后的失語癥個案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語音復述能力有明顯提升(由41.67%提高至75.00%),與此同時,患者語言能力也有所改善(失語商由63.8提高至73.9)。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1.關注到失語癥患者精細的語音能力,并將音位對比運用于失語癥患者的研究。2.使用規(guī)范的評估材料,通過研究獲得了失語癥患者包含了目標音位的錯誤走向的語音特征。3.使用相同的材料對失語癥患者語音感知以及產(chǎn)生進行評估,并總結適合于失語癥患者的康復策略。4.個案研究中,在有效提高患者的語音復述能力的同時,也改善患者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失語癥 音位對比 語音感知 語音產(chǎn)生 干預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018.4
【目錄】:
- 內(nèi)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思路12-27
- 第一節(jié) 研究內(nèi)容的界定13-18
- 一、音位和音位對比13-16
- 二、語音感知與基于音位對比的聽覺識別16-17
- 三、語音產(chǎn)生與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產(chǎn)生17-18
- 第二節(jié) 失語癥患者音位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研究現(xiàn)狀18-25
- 一、失語癥患者音位語音感知研究現(xiàn)狀18-22
- 二、失語癥患者音位語音產(chǎn)生研究現(xiàn)狀22-25
-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及意義25-27
- 一、研究思路25-26
- 二、研究意義26-27
- 第二章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特征研究27-84
- 第一節(jié)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特征研究27-42
- 一、研究目的27
- 二、研究方法27-33
- 三、實驗結果33-40
- 四、討論與分析40-42
- 第二節(jié)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產(chǎn)生特征研究42-74
- 一、研究目的42
- 二、研究方法42-45
- 三、實驗結果45-69
- 四、討論與分析69-74
- 第三節(jié)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產(chǎn)生與語言的關系研究74-84
- 一、研究目的74
- 二、研究方法74-77
- 三、實驗結果77-82
- 四、討論與分析82-84
- 第三章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的干預研究84-95
- 第一節(jié)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干預策略84-87
- 一、干預策略84-85
- 二、干預方案85-87
- 第二節(jié) 失語癥基于音位對比的語音感知與產(chǎn)生個案研究87-95
- 一、基本信息87-88
- 二、評估方法88-89
- 三、干預方案89-93
- 四、結果93-94
- 五、討論與分析94-95
- 第四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95-98
- 第一節(jié) 研究總結95-97
- 第二節(jié) 研究展望97-98
- 參考文獻98-101
- 附錄101-104
- 后記104-10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世楨;語音能力與語音行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楊艷如;法語語音錯誤矯正的理論思考及方法[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宋欣橋;“方音成分”不等于“語音錯誤”[J];語文建設;1998年10期
4 王慶;;如何教好俄語語音課[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1期
5
本文編號:3819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8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