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的漢語外來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06 19:19
外來詞是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現(xiàn)代漢語在早期階段與外語接觸頻繁,致使?jié)h語中的外來詞數(shù)量激增,而當時漢語書面語正處于文言向白話的過渡轉(zhuǎn)變期,語言規(guī)范的觀念未及全面確立,對漢字的認識多存在偏頗,因此數(shù)量激增的外來詞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了那個時代的語言文字面貌。作為語言學家的王力先生早年留學法國,外語基礎(chǔ)雄厚,其“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使用了數(shù)量較多的外來詞,而該系列作品中的語言方面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本文擬從外來詞的類型、特點及對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影響等幾個角度對“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的外來詞進行解析,呈現(xiàn)出王力先生使用外來詞的個人特點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描繪王力先生所處時代的外來詞面貌,有利于豐富學界對外來詞歷時特點的認知,對當前外來詞的規(guī)范整理也有借鑒作用。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外來詞的界定
1.1 狹義外來詞
1.2 廣義外來詞
1.3 王力先生關(guān)于外來詞的理論
1.4 本研究的界定
第二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的類型
2.1 外來詞的來源類型
2.1.1 歐美源外來詞
2.1.2 日源外來詞
2.1.3 其他語源外來詞
2.2 外來詞的引入類型
2.2.1 純音譯詞
2.2.2 音譯加類詞
2.2.3 半音譯半意譯詞
2.2.4 意譯詞
2.3 外來詞的語義類型
2.3.1 專有名詞
2.3.2 文化方面外來詞
2.3.3 社會方面外來詞
第三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的時代特征
3.1 社會背景
3.1.1 西學東漸
3.1.2 改革開放
3.2 外來詞共性
3.2.1 音譯詞盛行
3.2.2 異譯詞突出
3.2.3 日源詞豐富
第四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的個人特色
4.1 個人經(jīng)歷
4.1.1 出身背景
4.1.2 成長經(jīng)歷
4.2 外來詞個性
4.2.1 方言語音影響
4.2.2 西方語音影響
第五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對漢語系統(tǒng)的影響
5.1 對現(xiàn)代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影響
5.1.1 外來詞豐富詞義系統(tǒng)
5.1.2 外來詞作為語素參與構(gòu)詞
5.2 對現(xiàn)代漢語書寫系統(tǒng)的影響
5.2.1 漢字的創(chuàng)制和吸收
5.2.2 漢字書寫符號的多元化
5.3 對《漢語大詞典》書證的影響
5.3.1 《漢語大詞典》中的“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書證
5.3.2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外來詞對《漢語大詞典》書證的補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附錄二
本文編號:3809473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外來詞的界定
1.1 狹義外來詞
1.2 廣義外來詞
1.3 王力先生關(guān)于外來詞的理論
1.4 本研究的界定
第二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的類型
2.1 外來詞的來源類型
2.1.1 歐美源外來詞
2.1.2 日源外來詞
2.1.3 其他語源外來詞
2.2 外來詞的引入類型
2.2.1 純音譯詞
2.2.2 音譯加類詞
2.2.3 半音譯半意譯詞
2.2.4 意譯詞
2.3 外來詞的語義類型
2.3.1 專有名詞
2.3.2 文化方面外來詞
2.3.3 社會方面外來詞
第三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的時代特征
3.1 社會背景
3.1.1 西學東漸
3.1.2 改革開放
3.2 外來詞共性
3.2.1 音譯詞盛行
3.2.2 異譯詞突出
3.2.3 日源詞豐富
第四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的個人特色
4.1 個人經(jīng)歷
4.1.1 出身背景
4.1.2 成長經(jīng)歷
4.2 外來詞個性
4.2.1 方言語音影響
4.2.2 西方語音影響
第五章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中外來詞對漢語系統(tǒng)的影響
5.1 對現(xiàn)代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影響
5.1.1 外來詞豐富詞義系統(tǒng)
5.1.2 外來詞作為語素參與構(gòu)詞
5.2 對現(xiàn)代漢語書寫系統(tǒng)的影響
5.2.1 漢字的創(chuàng)制和吸收
5.2.2 漢字書寫符號的多元化
5.3 對《漢語大詞典》書證的影響
5.3.1 《漢語大詞典》中的“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書證
5.3.2 “龍蟲并雕齋”系列作品外來詞對《漢語大詞典》書證的補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附錄二
本文編號:3809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80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