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的儒道哲學(xué)——《翻譯之道》(The Dao of Translation)評介
發(fā)布時間:2021-10-27 10:56
我國擁有豐富的哲學(xué)文化遺產(chǎn),然而很少被融入翻譯研究中。道格拉斯·羅賓遜2015年出版的《翻譯之道》通過發(fā)掘中國的儒道哲學(xué)與最近的西方思想,特別是與皮爾斯和索緒爾的符號學(xué)之間的共通之處,在翻譯研究中建立起了中西思想的對話。他指出,運行在"無為"式翻譯背后的神秘的"道"——不可知卻又隨處涌現(xiàn)的力量,正是他新創(chuàng)的兩個術(shù)語——群體認同(Icosis)和群體趨善(Ecosis)所代表的社會生態(tài)。在翻譯研究中融入中國的儒道哲學(xué)有助于翻譯理論的拓展和提升,可成為中華文化的理論創(chuàng)建和輸出的重要部分。
【文章來源】:中國翻譯. 2017,3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態(tài)翻譯學(xué)的形上建構(gòu)與學(xué)理反思——道格拉斯·羅賓遜教授訪談錄[J]. 覃江華. 當代外語研究. 2013(09)
[2]翻譯:一種“雙聲”的對話——解析道格拉斯·羅賓遜的翻譯對話理論[J]. 王莉娜. 外國語文. 2009(03)
[3]掙脫理性桎梏,回歸人文關(guān)懷——美國翻譯理論家道格拉斯·羅賓遜教授訪談[J]. 朱琳,高乾,劉艷春. 中國翻譯. 2009(02)
[4]在翻譯中感受在場的身體——讀道格拉斯·羅賓遜的《譯者登場》[J]. 謝天振,陳浪.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 2006(09)
[5]試論北宋老學(xué)中的“無為”與“有為”之辨[J]. 尹志華. 社會科學(xué)研究. 2005(03)
[6]翻譯的幽靈——評道格拉斯·羅賓遜的《誰在翻譯?——超越理性論譯者的主體性》[J]. 盧玉玲. 中國翻譯. 2004(02)
[7]羅賓遜對譯者兩種傾向的論析及其翻譯新論[J]. 劉重德. 外語研究. 1998(02)
本文編號:3461460
【文章來源】:中國翻譯. 2017,3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態(tài)翻譯學(xué)的形上建構(gòu)與學(xué)理反思——道格拉斯·羅賓遜教授訪談錄[J]. 覃江華. 當代外語研究. 2013(09)
[2]翻譯:一種“雙聲”的對話——解析道格拉斯·羅賓遜的翻譯對話理論[J]. 王莉娜. 外國語文. 2009(03)
[3]掙脫理性桎梏,回歸人文關(guān)懷——美國翻譯理論家道格拉斯·羅賓遜教授訪談[J]. 朱琳,高乾,劉艷春. 中國翻譯. 2009(02)
[4]在翻譯中感受在場的身體——讀道格拉斯·羅賓遜的《譯者登場》[J]. 謝天振,陳浪.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 2006(09)
[5]試論北宋老學(xué)中的“無為”與“有為”之辨[J]. 尹志華. 社會科學(xué)研究. 2005(03)
[6]翻譯的幽靈——評道格拉斯·羅賓遜的《誰在翻譯?——超越理性論譯者的主體性》[J]. 盧玉玲. 中國翻譯. 2004(02)
[7]羅賓遜對譯者兩種傾向的論析及其翻譯新論[J]. 劉重德. 外語研究. 1998(02)
本文編號:3461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46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