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中17個漢語借詞考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18:54
操突厥語的民族自古以來就與漢族人民密切交往,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相互借入了相當數量的借詞。古突厥語中的漢語借詞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中外突厥語學者先后指出了古突厥語詞匯中的一部分漢語借詞,但是對于突厥語文獻中漢語借詞的確切數量學術界目前莫衷一是。英國突厥語專家克勞森在他的專著《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①中收入了相當數量的漢語借詞。據筆者初步統(tǒng)計,其中基本突厥語漢語借詞有106個。筆者現隨機從中抽出十八個進行探析,這十七個古突厥語漢語借次依次如下:men“面”、kabin“嫁妝”、ka“家”、kuy“閨”、caw“鈔”、c1:g“尺”、kiiri’‘斛”、saηu:n’‘將軍”、can“盞”、kapan’‘盤”、so:“鎖”、ban“板”、su“序”、kay“街”、la:v“蠟”、cug“濁”和cl:n“真”。本文在引用克勞森《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中的注釋原文和筆者漢譯及排比國內外相關學者研究的前提下,提出筆者觀點,并通過引用相關詞典的注釋、近現代著作、中國文獻記載及考古資料等,從漢語言學與歷史學的角度上加以證明。鑒于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張鐵山基本解決了回鶻文字母與古漢語聲母和韻母的...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
第一章 緒論
一、克勞森及其《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的簡介
二、研究意義
三、目前研究概況
四、本文所用資料及研究方法
(一) 所用資料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中17個漢語借詞考
一、men即漢字"面"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me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me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men的研究
1、克勞森對me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men的研究
3、筆者對men的認識
二、kabin即漢字"嫁妝"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bi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bi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bin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bi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bin的研究
3、筆者對kabin的認識
(三) kabin的構成
三、ka即漢字"家"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的研究
3、筆者對ka:的認識
四、kuy即漢字"閨"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uy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uy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uy的研究
1、克勞森對kuy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uy的研究
3、筆者對kuy的認識
五、caw即漢字"鈔"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aw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aw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aw研究
1、克勞森對aw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aw的研究
3、筆者對caw的認識
六、c1:g即漢字"尺"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1:g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1:g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1:g的研究
1、克勞森對c1:g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1:g的研究
3、筆者對c1:g的認識
七、kuri即漢字"斛"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uri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uri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uri的研究
1、克勞森對kuri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uri的研究
3、筆者對kuri的認識
八、saηu:n即"將軍"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saηu:n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saηu: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saηu:n的研究
1、克勞森對saηu:n/seηu: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saηu:n/seηu:n的研究
3、筆者對saηu:n的認識
九、can即漢字"盞"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a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a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an的研究
1、克勞森對ca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an的研究
3、筆者對can的認識
十、kapan即以字"盤"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pan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pa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pan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pa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pan的研究
3、筆者對kapan的認識
十一、so:即漢字"鎖"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so: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so: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so:的研究
1、克勞森對so: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so:的研究
3、筆者對so:的認識
十二、ban即漢字"板"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ba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ba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ban的研究
1、克勞森對ba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ban的研究
3、筆者對ban的認識
十三、su即漢字"序"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su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su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su的研究
1、克勞森對su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su的研究
3、筆者對su的認識
十四、kay即漢字"街"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y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y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y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y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y的研究
3、筆者對kay的認識
十五、la:v即漢字"蠟"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la:v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la:v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la:v的研究
1、克勞森對la:v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la:v的研究
3、筆者對la:v的認識
十六、cug即漢字"濁"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ug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ug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ug的研究
1、克勞森對cug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ug的研究
3、筆者的認識
十七、c1:n即漢字"真"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1: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1: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1:n的研究
1、克勞森對c1: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1:n的研究
3、筆者對c1:n的認識
第三章 結論
一、筆者對克勞森及其相關學者觀點的認識
(一) 筆者對克勞森觀點的認識
(二) 筆者對相關學者觀點的認識
二、筆者對突厥語中漢語借詞的認識
(一) 對突厥語中的漢語借詞語音、詞義與詞性的認識
(二) 突厥語漢語借詞所反映的文化現象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鶻文契約中的n bitig為漢語“親契”考[J]. 劉戈. 民族研究. 2010(01)
[2]早期維吾爾語中漢語借詞的文化背景透視[J]. 高莉琴. 西北民族研究. 2008(02)
[3]回鶻文《大白蓮社經》一葉殘卷研究[J]. 耿世民.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4)
[4]維吾爾語漢語借詞新探[J]. 陳世明. 西北民族研究. 2007(01)
[5]唐宋時期敦煌地區(qū)非正式婚姻子女現象略考[J]. 陳麗萍. 敦煌研究. 2006(04)
[6]敦煌唐宋時期的女子教育初探[J]. 趙跟喜. 敦煌研究. 2006(02)
[7]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維吾爾語中的漢語借詞[J]. 高莉琴.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8]“鎖”事,由小見大——中國鎖文化漫談[J]. 李舒. 中國西部. 2005(07)
[9]回鶻文《大白蓮社經》殘卷(另二葉)研究[J].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5(01)
[10]古鎖面面觀[J]. 沈國強. 浙江工藝美術. 2003(02)
本文編號:3338881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
第一章 緒論
一、克勞森及其《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的簡介
二、研究意義
三、目前研究概況
四、本文所用資料及研究方法
(一) 所用資料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詞源詞典》中17個漢語借詞考
一、men即漢字"面"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me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me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men的研究
1、克勞森對me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men的研究
3、筆者對men的認識
二、kabin即漢字"嫁妝"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bi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bi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bin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bi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bin的研究
3、筆者對kabin的認識
(三) kabin的構成
三、ka即漢字"家"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的研究
3、筆者對ka:的認識
四、kuy即漢字"閨"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uy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uy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uy的研究
1、克勞森對kuy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uy的研究
3、筆者對kuy的認識
五、caw即漢字"鈔"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aw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aw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aw研究
1、克勞森對aw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aw的研究
3、筆者對caw的認識
六、c1:g即漢字"尺"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1:g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1:g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1:g的研究
1、克勞森對c1:g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1:g的研究
3、筆者對c1:g的認識
七、kuri即漢字"斛"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uri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uri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uri的研究
1、克勞森對kuri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uri的研究
3、筆者對kuri的認識
八、saηu:n即"將軍"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saηu:n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saηu: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saηu:n的研究
1、克勞森對saηu:n/seηu: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saηu:n/seηu:n的研究
3、筆者對saηu:n的認識
九、can即漢字"盞"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a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a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an的研究
1、克勞森對ca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an的研究
3、筆者對can的認識
十、kapan即以字"盤"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pan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pa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pan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pa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pan的研究
3、筆者對kapan的認識
十一、so:即漢字"鎖"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so: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so: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so:的研究
1、克勞森對so: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so:的研究
3、筆者對so:的認識
十二、ban即漢字"板"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ba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ba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ban的研究
1、克勞森對ba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ban的研究
3、筆者對ban的認識
十三、su即漢字"序"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su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su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su的研究
1、克勞森對su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su的研究
3、筆者對su的認識
十四、kay即漢字"街"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kay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kay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kay的研究
1、克勞森對kay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kay的研究
3、筆者對kay的認識
十五、la:v即漢字"蠟"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la:v及其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la:v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la:v的研究
1、克勞森對la:v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la:v的研究
3、筆者對la:v的認識
十六、cug即漢字"濁"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ug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ug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ug的研究
1、克勞森對cug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ug的研究
3、筆者的認識
十七、c1:n即漢字"真"考
(一) 克勞森詞典中的c1:n及漢譯
1、克勞森詞典中有關c1:n的原文
2、筆者的漢譯
(二) 關于c1:n的研究
1、克勞森對c1:n的研究
2、相關學者對c1:n的研究
3、筆者對c1:n的認識
第三章 結論
一、筆者對克勞森及其相關學者觀點的認識
(一) 筆者對克勞森觀點的認識
(二) 筆者對相關學者觀點的認識
二、筆者對突厥語中漢語借詞的認識
(一) 對突厥語中的漢語借詞語音、詞義與詞性的認識
(二) 突厥語漢語借詞所反映的文化現象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鶻文契約中的n bitig為漢語“親契”考[J]. 劉戈. 民族研究. 2010(01)
[2]早期維吾爾語中漢語借詞的文化背景透視[J]. 高莉琴. 西北民族研究. 2008(02)
[3]回鶻文《大白蓮社經》一葉殘卷研究[J]. 耿世民.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4)
[4]維吾爾語漢語借詞新探[J]. 陳世明. 西北民族研究. 2007(01)
[5]唐宋時期敦煌地區(qū)非正式婚姻子女現象略考[J]. 陳麗萍. 敦煌研究. 2006(04)
[6]敦煌唐宋時期的女子教育初探[J]. 趙跟喜. 敦煌研究. 2006(02)
[7]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維吾爾語中的漢語借詞[J]. 高莉琴.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8]“鎖”事,由小見大——中國鎖文化漫談[J]. 李舒. 中國西部. 2005(07)
[9]回鶻文《大白蓮社經》殘卷(另二葉)研究[J].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5(01)
[10]古鎖面面觀[J]. 沈國強. 浙江工藝美術. 2003(02)
本文編號:33388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33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