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從鄭玄《毛詩箋》看漢代訓詁學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19:48
  鄭玄是漢代訓詁學大家,一生遍注群經(jīng),成就斐然。而現(xiàn)今留存下來的著作卻僅有《三禮注》與《毛詩箋》。尤是其著《毛詩箋》,有“鄭箋即行,三家詩遂廢”之說,可見其影響力之深遠。《毛詩箋》作為隨文釋義的典范,開創(chuàng)了“箋”的訓詁體式,并創(chuàng)立了一個訓詁流派,歷來學者不乏對它的研究。漢代是訓詁學發(fā)展的興盛時期,無論在訓詁內(nèi)容、訓詁方法還是訓詁術(shù)語上都有較大的發(fā)展,東漢鄭玄是其奠基者之一。因此,通過研究鄭玄的《毛詩箋》,關(guān)注與探討訓詁學在漢代的發(fā)展,無疑是有意義的。雖然,目前對鄭玄《毛詩箋》的研究,成績斐然,但探討其與漢代訓詁學發(fā)展關(guān)系的成果還不多見。本文從梳理總結(jié)鄭玄《毛詩箋》訓詁成就入手,闡述其能夠代表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的特色,從而探尋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的軌跡。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漢代訓詁學發(fā)展概況。漢代是中國訓詁學史上成就最高的歷史時期,無論是隨文釋義的文章,還是通釋語義的訓詁專著,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果斐然,大師輩出。本部分從三個方面梳理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的概況。其一,簡述通釋語義的專著概況;其二,簡述隨文釋義的注釋概況;其三,概述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的特點。第二部分,鄭玄《毛詩箋》的訓詁成就。經(jīng)學大...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論
一、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綜述
    (一) 通釋語義的專著概況
    (二) 隨文釋義的注釋概況
    (三) 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的特點
        1、擴大了訓釋范圍
        2、豐富了訓釋術(shù)語
        3、完善了訓釋方法
二、《毛詩箋》的訓詁成就
    (一) 鄭玄及其《毛詩箋》簡介
    (二) 鄭玄《毛詩箋》訓詁成就
        1、創(chuàng)建了新條例
        2、增加了新術(shù)語
        3、運用了新方法
        4、其他訓詁成就
三、鄭玄《毛詩箋》是漢代訓詁學發(fā)展的佐證
    (一) 新條例的創(chuàng)建——訓釋內(nèi)容的擴大
    (二) 新術(shù)語的涌現(xiàn)——訓詁進步的標志
    (三) 新方法的運用——訓詁體系的完善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通經(jīng)致用”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J]. 汪高鑫.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2]訓詁、箋傳與解經(jīng)學[J]. 曹艷春.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2)
[3]《鄭箋》對《毛詩傳箋通釋》的影響[J]. 孫永娟.  北方論叢. 2008(02)
[4]《鄭箋》中的整體內(nèi)容訓釋[J]. 孫永娟.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1)
[5]20世紀以來《鄭箋》研究綜述[J]. 孫永娟.  綏化學院學報. 2007(01)
[6]淺談鄭玄的訓詁實踐[J]. 唐娟,劉蓓然.  紅河學院學報. 2006(06)
[7]論漢代訓詁存在的主要缺陷[J]. 陸忠發(fā).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6)
[8]試論《毛詩傳箋》以“美刺”箋詩[J]. 沈薇薇.  學習與探索. 2006(06)
[9]《毛傳》、《鄭箋》、《孔疏》訓詁術(shù)語評析[J]. 羅榮華.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4)
[10]從《毛詩箋》看鄭玄對中國訓詁學的貢獻[J]. 洪麗娣.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4)

博士論文
[1]鄭玄《詩經(jīng)》學研究[D]. 沈薇薇.東北師范大學 2008
[2]鄭玄《詩經(jīng)》學研究[D]. 孔德凌.山東大學 2007
[3]鄭玄以禮箋《詩》研究[D]. 梁錫鋒.鄭州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鄭玄經(jīng)注聲訓研究[D]. 范江蘭.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兩漢訓詁與儒學之互促發(fā)展研究[D]. 李芬芳.曲阜師范大學 2008
[3]《毛傳》、《鄭箋》對《詩經(jīng)》訓詁之比較[D]. 張艷.蘭州大學 2007
[4]《詩經(jīng)》毛傳、鄭箋比較研究[D]. 華敏.南京師范大學 2005
[5]《毛傳》、《鄭箋》訓詁術(shù)語比較研究[D]. 陳炳哲.首都師范大學 2005
[6]《毛詩故訓傳》、《毛詩箋》與《詩集傳》訓詁比較研究[D]. 劉衛(wèi)寧.暨南大學 2005
[7]《詩經(jīng)》三家注的語法觀及其發(fā)展[D]. 羅榮華.寧夏大學 2004
[8]由《爾雅》、《方言》、《說文》、《釋名》看漢代訓詁的發(fā)展[D]. 劉敏.暨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305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3305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ed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