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會見記》之中的對偶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6 07:47
本篇論文是對哈密本回鶻文《彌勒會見記》中廣泛運用的對偶詞語言描寫的研究。目的在于以語言學和修辭學原則敘述其語言規(guī)則與修辭運用;佞X文《彌勒會見記》是一部長達27幕的古代維吾爾大型佛教劇本,在篇幅上能與其相提并論的回鶻佛教文獻只有《金光明經(jīng)》,《玄奘傳》等少數(shù)幾部著作。它在研究古代維吾爾語言、文學、文化和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作為現(xiàn)存我國最早的回鶻文手抄本佛教文學巨作之一,不僅是我國維吾爾族的第一部劇本,同時也是我國各民族現(xiàn)存最早的劇本。它在我國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維吾爾語中對偶詞占詞匯系統(tǒng)的重要部分。它在詞匯意義方面或是以不同的形態(tài)變化來表達不同的意義方面都有非常豐富的表現(xiàn)力。并且對偶詞的修辭作用與其他詞匯成分相比更為突出。所以研究對偶詞的語法形式以及這些語法形式所表達的意義對維吾爾語修辭學分析尤其重要。《彌勒會見記》這部著作運用完美的藝術形式,形象而生動的古代維吾爾文學語言描繪了所有佛教徒們敬仰的未來救世主彌勒的生平事跡。談到該著作的用詞藝術不得不說的就是對偶詞的運用。本文借鑒各位專家的研究成果研究分析了回鶻文哈密本《彌勒會見記》及其對偶詞的語法特點與修辭作用。整篇論...
【文章來源】:新疆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外文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維文目錄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鶻文《彌勒會見記》的語音研究[J]. 柳元豐.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2008(01)
[2]《彌勒會見記》屬于n-方言嗎?[J]. 熱孜婭·努日.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6(02)
[3]西域佛教戲劇對中國古代戲劇發(fā)展的貢獻[J]. 郎櫻. 民族文學研究. 2002(04)
[4]敦煌吐魯番回鶻佛教文獻與回鶻語大藏經(jīng)[J]. 牛汝極. 西域研究. 2002(02)
[5]彌勒信仰在新疆的傳布[J]. 季羨林. 文史哲. 2001(01)
[6]百年來回鶻文文學研究回顧[J]. 楊富學. 西域研究. 2000(04)
[7]中國最早佛教戲曲《彌勒會見記》考論[J]. 黎薔. 中華戲曲. 1999(00)
[8]西域、敦煌文獻所見回鶻之佛經(jīng)翻譯[J]. 楊富學. 敦煌研究. 1995(04)
[9]吐火羅文和回鶻文本《彌勒會見記》性質淺議[J]. 季羨林.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02)
[10]《彌勒會見記》形態(tài)辨析[J]. 沈堯. 戲劇藝術. 1990(02)
本文編號:3085682
【文章來源】:新疆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外文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維文目錄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鶻文《彌勒會見記》的語音研究[J]. 柳元豐.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2008(01)
[2]《彌勒會見記》屬于n-方言嗎?[J]. 熱孜婭·努日.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6(02)
[3]西域佛教戲劇對中國古代戲劇發(fā)展的貢獻[J]. 郎櫻. 民族文學研究. 2002(04)
[4]敦煌吐魯番回鶻佛教文獻與回鶻語大藏經(jīng)[J]. 牛汝極. 西域研究. 2002(02)
[5]彌勒信仰在新疆的傳布[J]. 季羨林. 文史哲. 2001(01)
[6]百年來回鶻文文學研究回顧[J]. 楊富學. 西域研究. 2000(04)
[7]中國最早佛教戲曲《彌勒會見記》考論[J]. 黎薔. 中華戲曲. 1999(00)
[8]西域、敦煌文獻所見回鶻之佛經(jīng)翻譯[J]. 楊富學. 敦煌研究. 1995(04)
[9]吐火羅文和回鶻文本《彌勒會見記》性質淺議[J]. 季羨林.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02)
[10]《彌勒會見記》形態(tài)辨析[J]. 沈堯. 戲劇藝術. 1990(02)
本文編號:3085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08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