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上古漢語“給予”類謂語動詞歷時演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22:54
  動詞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中擁有最強的活動能力,在句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漢語動詞演變研究是漢語詞匯史、語法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敖o予”類動詞是上古漢語中的常用動詞,而且在語法上具有系聯(lián)三個語義角色的特點,所以本文選取“給予”類謂語動詞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語義場理論、認知語言學理論、配價理論、語言類型學理論,采用定量調(diào)查統(tǒng)計、描寫與解釋相結(jié)合、共時與歷時相結(jié)合、比較等方法,列舉該類謂語動詞在上古不同時期典型語料中有代表性的用例,對各個成員的出現(xiàn)頻次與詞義、構(gòu)詞、句式、配價進行共時描寫與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揭示歷時演變脈絡(luò),總結(jié)說明演變特點,解釋演變原因。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說明“給予”類謂語動詞研究目的、研究價值以及研究方法,列舉本文選取的文獻與語料,介紹上古漢語動詞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分類說明“給予”類謂語動詞在上古漢語的分布情況,并統(tǒng)計出現(xiàn)頻次,在共時平面上,對上古不同時期“給予”類謂語動詞成員進行詞義、構(gòu)詞、句式、配價上的辨析,進而從總體上說明該類謂語動詞在詞匯和語法上的特點。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從歷時角度考察“給予”類謂語動詞的發(fā)展變化:(1)舊詞的使用情況;(2)新詞...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9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緣由與價值
        1.1.1 選題緣由
        1.1.2 選題價值
    1.2 研究對象與語料范圍
        1.2.1 研究對象
        1.2.2 語料范圍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上古漢語動詞研究現(xiàn)狀
        1.3.2 上古漢語“給予”類動詞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標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給予”類謂語動詞的共時考察
    2.1 “進獻”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1.1 上古漢語前期“進獻”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1.2 上古漢語中期“進獻”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1.3 上古漢語后期“進獻”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1.4 小結(jié)
    2.2 “賞賜”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2.1 上古漢語前期“賞賜”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2.2 上古漢語中期“賞賜”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2.3 上古漢語后期“賞賜”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2.4 小結(jié)
    2.3 “贈送”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3.1 上古漢語前期“贈送”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3.2 上古漢語中期“贈送”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3.3 上古漢語后期“贈送”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3.4 小結(jié)
    2.4 “交還”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4.1 上古漢語中期“交還”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4.2 上古漢語后期“交還”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4.3 小結(jié)
    2.5 “一般給予”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5.1 上古漢語前期“一般給予”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5.2 上古漢語中期“一般給予”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5.3 上古漢語后期“一般給予”類謂語動詞的詞義配價分析
        2.5.4 小結(jié)
第三章 上古漢語“給予”類謂語動詞的歷時演變
    3.1 “給予”類謂語動詞舊詞的使用情況
    3.2 “給予”類謂語動詞新詞新義的產(chǎn)生及使用情況
    3.3 “給予”類謂語動詞復音詞的構(gòu)詞情況
    3.4 “給予”類謂語動詞詞義演變方式
    3.5 “給予”類謂語動詞的句式及演變情況
    3.6 “給予”類謂語動詞的配價及演變情況
    3.7 小結(jié)
第四章 “給予”類謂語動詞歷時演變的特點與原因
    4.1 “給予”類謂語動詞歷時演變的特點
    4.2 “給予”類謂語動詞歷時演變的原因
        4.2.1 內(nèi)部原因
        4.2.2 外部原因
第五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也談上古漢語的雙及物結(jié)構(gòu)——語義角色分析的角度[J]. 王誠.  歷史語言學研究. 2015(00)
[2]兩周金文“取予”類動詞研究[J]. 武振玉.  歷史語言學研究. 2014(01)
[3]殷周金文“獻納”義動詞釋論[J]. 武振玉,周曉鳳.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01)
[4]《淮南子》雙賓語動詞及其句式研究[J]. 羅小如.  北方論叢. 2012(06)
[5]“給”字義項的演進過程初探[J]. 樊國萍.  畢節(jié)學院學報. 2010(07)
[6]殷周金文中的賜予義動詞[J]. 武振玉.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3)
[7]先秦時期的“賞”、“賜”之別[J]. 武振玉.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3)
[8]《莊子》動詞配價研究[J]. 殷國光,華建光.  中國語文. 2008(05)
[9]漢語詞義和詞匯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初探——以“投”為例[J]. 蔣紹愚.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4)
[10]試論古漢語句子的焦點和焦點的凸顯方式[J]. 徐江勝.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6(01)

博士論文
[1]上古漢語給予動詞研究[D]. 徐紅.東北師范大學 2018
[2]漢語雙賓句歷時演變及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問題研究[D]. 張文.北京大學 2013
[3]上古漢語及物動詞研究[D]. 高迎澤.南開大學 2011
[4]竺法護譯經(jīng)感覺動詞語義場研究[D]. 姜興魯.浙江大學 2011
[5]《左傳》單音節(jié)實詞同義詞辨釋[D]. 唐莉莉.浙江大學 2009
[6]甲骨文核心詞研究[D]. 鄭春蘭.華中科技大學 2007
[7]《左傳》索取、給予、接受義類詞匯系統(tǒng)研究[D]. 吳崢嶸.華中師范大學 2006
[8]《韓非子》詞匯研究[D]. 車淑婭.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古漢語動詞歷時演變研究成果綜述[D]. 張娜.吉林大學 2017
[2]古漢語專書動詞研究述評[D]. 于海波.吉林大學 2015
[3]漢語“給予”類單音節(jié)動詞語義場研究[D]. 邰高娃.內(nèi)蒙古大學 2013
[4]《史記》中給予動詞的配位方式研究[D]. 陳冰清.中南大學 2010
[5]甲骨文取予類動詞研究[D]. 張勇.西南大學 2010
[6]《戰(zhàn)國策》單音節(jié)實詞同義詞研究[D]. 劉倩.新疆大學 2009
[7]《左傳》“給予”義動詞研究[D]. 蔡琳琳.吉林大學 2009
[8]西晉佛經(jīng)中的雙賓語研究[D]. 黃紅蕾.清華大學 2008
[9]今文《周書》同義詞研究[D]. 楊運庚.陜西師范大學 2008
[10]《國語》單音節(jié)同義詞考[D]. 李婷.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01728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01728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030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