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保護論綱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應用重大項目“母語的地位和作用及和諧語言政策構建”(ZDA125-1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俊軍;;語言活力與語言瀕危的評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文件《語言活力與語言瀕!肥鲈u[J];現(xiàn)代外語;2006年02期
2 范俊軍;宮齊;胡鴻雁;;語言活力與語言瀕危[J];民族語文;2006年03期
3 羅芳春;;語言瀕危現(xiàn)象:文化生態(tài)學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徐雪林;;語言瀕危小議[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5期
5 王烈琴;;語言瀕危與語言維護問題[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6 卡米力江·阿不都克力木;;論語言瀕危原因的幾點思考[J];前沿;2012年24期
7 陳賽;;當語言死亡時,我們失去了什么?[J];晚報文萃;2009年22期
8 劉寶俊;;論語言的瀕危和消亡[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瞿繼勇;;語言瀕危的生態(tài)學觀照[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10 尹洪山;;語言瀕,F(xiàn)象的生態(tài)學思考[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蘇劍;;語言立法與小語種語言保護:一個語言經濟學的模型[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奇云;“語言生態(tài)”拉響“紅色警報”[N];中國審計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劉慧;中國幾十種語言瀕危[N];北京科技報;2004年
3 吳利琴;語言的“空間偏向”和語言生態(tài)[N];光明日報;2007年
4 記者 林小春;全球語言平均每月消失兩種[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5 丁崇明;別關上文明與智慧的大門[N];人民日報;2011年
6 冗石;《瀕危語言研究》[N];中國文物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熊彥清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 李宇明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語言的流變、認同與保護[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華東師大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劉志基;用數字化救護瀕危語種[N];社會科學報;2014年
9 歐颯;行將消失的語言[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肖建飛;語言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蘇劍;語言演化與語言保護:語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D];山東大學;2011年
3 郭友旭;語言權利和少數民族語言權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艾萍;論語言安全與民族文化安全[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2 江溪澤;加拿大因紐特語言保護個案分析[D];內蒙古大學;2012年
3 呂敏;從生態(tài)語言學的視角研究民族身份認同和語言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海媛;新疆伊寧縣撒拉族語言使用現(xiàn)狀調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765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47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