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試論語圖修辭研究——兼談兩種語圖互文修辭格

發(fā)布時間:2019-01-24 20:17
【摘要】:隨著圖像時代的來臨,有關圖像的修辭研究開始進入理論視野。對比與語言相關的修辭研究,無論是從具體的實踐、本質的屬性,還是作為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圖像都是具有修辭性的。圖像修辭性的確立不僅涉及對于圖像的再認識,還使針對語言和圖像兩種符號系統(tǒng)的語圖修辭研究成為必然。與這種跨符號系統(tǒng)進行平行比較研究的廣義語圖修辭研究不同,還應有一種狹義的語圖修辭研究來處理語言和圖像互相共生轉化時的修辭問題,這種研究又可稱之為"語圖互文修辭研究"。縱觀當前對于傳統(tǒng)修辭學內(nèi)容的再探索,藝格敷詞和活現(xiàn)法兩個修辭學概念成為進行語圖互文修辭研究的重要理論視角。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mage age, the rhetorical study of images has begun to enter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vision. The contrastive rhetorical research related to language, whether from the concrete practice,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r the expression of thinking mode, the image is rhetorical. The establishment of image rhetoric not only involves the recognition of image, but also makes it necessary to study the figure of speech for the two symbolic systems of language and image. Different from the study of generalized figure of speech, which is a parallel comparative study of cross-symbol systems, there should also be a narrow study of figure of speech to deal with the rhetorical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image in their symbiotic transformation. This kind of research can also be called "the study of figure of speech intertextuality rhetoric". Looking back at the reexpl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hetoric content, the two rhetorical concepts of "artistic application" and "living-present metho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figure of speech intertextuality.
【作者單位】: 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南京林業(yè)大學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圖文體’的媒介生態(tài)學研究” 南京大學985項目“中國文學圖像關系史”
【分類號】:H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鑫華;淺論修辭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羅晚郎;《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越讀越厚的書[J];外國語言文學;2005年02期

3 吳禮權;評譚學純、朱玲《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本期話題:修辭研究:學術觀察和闡釋路徑[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楊達英;把修辭研究和中學語文教學溝通起來[J];運城師專學報;1984年01期

6 陳光磊;修辭研究的基本方法[J];語文建設;1988年04期

7 介;《畢節(jié)師專學報》開辟“修辭研究”專欄[J];修辭學習;1997年05期

8 宗廷虎;《形貌修辭研究》序[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9 戴仲平;修辭研究的三種視角及其源流淺探[J];修辭學習;2001年04期

10 宗延虎;;《宋元評點修辭研究》序[J];殷都學刊;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譚汝為;;修辭研究與“博客”牽手[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2 王希杰;;修辭研究中的科學精神和人文主義(代序言)[A];跨世紀的中國修辭學[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曉紅;陳望道對中國語法修辭研究的歷史貢獻[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正方;博客標題的修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韓文娟;《法言》修辭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3 季靜;《論語》修辭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聶婉鉆;馬來西亞青少年刊物標題修辭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申曉偉;行政公文中的修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蔣海花;《四世同堂》的變異修辭研究[D];湖北師范學院;2013年

7 朱衍秀;《感動中國》頒獎辭修辭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8 張釗;寧夏六盤山區(qū)回族“山花兒”歌詞修辭研究[D];揚州大學;2012年

9 段鈺;對詭辯的修辭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10 陳琳;轉折復句的語義語用修辭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41481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41481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e2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