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定位思考
本文關(guān)鍵詞:功能語言學語言教學研究成果概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教學定位對英語教師來說意義深遠,這不僅是一個挑戰(zhàn),更是一個機遇。盡管“基礎(chǔ)英語”在絕大多數(shù)學校很長一段時間里不會消失,但是一部分英語教師的“轉(zhuǎn)型”是不可避免的。既然ESP課程是一種從基礎(chǔ)英語課程到雙語課程之間的過渡性課程,其教學目的不是傳授專業(yè)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有效進行專業(yè)交際的語言能力。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只需要進行一定的培訓和準備就完全勝任ESP教學要求,沒有必要有太大的壓力。蔡基剛(2004)也認為,ESP教學應主要由外語教師來承擔,而雙語課程可由專業(yè)教師授課。前者側(cè)重語言方面的,而后者主要是專業(yè)知識方面的。當然,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ESP課程需要英語教師與專業(yè)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Bailey et al. (1992)的研究表明,合作教學模式具有較大的優(yōu)點。建立語言教師與專業(yè)教師之間的跨學科合作將有助于ESP教學水平和ESP教師的教學能力。
五、結(jié)語
隨著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進一步擴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我們過去長期沿用的傳統(tǒng)而單一的基礎(chǔ)英語教學模式已略顯過時陳舊,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需要。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大學英語教學需要重新定位!爸挥邪鸦A(chǔ)英語教學拓展到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我們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復合型、實用型人才”(劉法公,2003)。這種定位既符合三本院校當前的實際情況,又有利于三本院校長期發(fā)展,因此,我們不能只把ESP教學定位流于形式上,而更應該盡快付諸于行動。
參考文獻:
[1] Bailey,K. M.,T. Dale & B. Squire. Some reflections on collaborative language teaching[A]. In D.Nunan(ed.).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62-178.
[2] Cohen, L., L. Mansion & K. Morrison.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M]. London: Routledge,2000:390.
[3] Dudley-Evans,,A. & M. J.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 Hutchinson T and Water A.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Jordan,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53-254.
[6] Mackay, R. & A. J. Mountfor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Theory and practice [A]. In R. Mackay et al. (ed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London: Longman,1987.
[7]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 [A]. In M. Tickoo (ed.). ESP: 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1988:1-13.
[8] Wilkins P. Notional Syllabus[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19.
[9] Williams,M. & Burden,R.T.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0] 蔡基剛. 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2-28.
[11] 段平,顧維萍.我國大學ESP 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探討[J]. 外語界,2006(4):36-40. [12] 劉法公.論基礎(chǔ)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關(guān)系[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31-33.
[13] 劉潤清. 21 世紀的英語教學——記英國的一項調(diào)查[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125-130.
[14] 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63.
[15] 吳樹敬. 大學英語教學:問題與解決辦法[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226-228.
[16] 王守仁. 關(guān)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1-5.
[17] 張德祿.功能語言學語言教學研究成果概觀[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1):19-22。
作者簡介:李強(1983-),男,河南尉氏人,中原工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英語教學;張慶凱(1976-),男,河南永城人,鄭州升達經(jīng)貿(mào)管理學院講
本文關(guān)鍵詞:功能語言學語言教學研究成果概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7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37202.html